第十五章 杨文干事件(第3/24页)
“目前还不知道!”长孙无忌倒显得一如既往地淡定,轻摇一下头说,“司勋郎中(杜如晦)说还没有消息,我看你还是先休息一下吧,事情我盯着呢,一有情况就向你汇报!”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他隐隐觉得这件事没有考虑周全,可想中途停止,也已经来不及了。当然,这些话他是不会和别人说的,即便是他的发小——大舅哥长孙无忌,他也不想说。已决定并进行的事,即便错了,也只能慢慢弥补了,这是李世民的做事原则。
长孙无忌离开后,李世民躺在床上怎么都睡不着,不时地起身看窗外。
仁智宫的晚霞好似比其他地方的更艳丽,却没有炽热感,透着一丝凉意。光线透过窗户照在了他的床上,将他和这张床涂成了金粉色。如果不是心里有事,他一定会站在门外,饶有兴趣地看晚霞渐渐隐去的。
终究,疲累让他意识变得模糊起来。也就在他即将进入睡梦中时,门外有太监来报,说皇上要见他。
“见我?现在?”李世民的心砰砰乱跳,该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李世民去了正殿。正殿里,除了父皇李渊外,还有他的四弟李元吉。
刚刚和两位爱妃在御池里嬉戏,在龙床上颠鸾倒凤,此时,李渊的气色格外好,脸色红润,一脸慈爱和笑意。
李世民长松一口气。
看到他进来,李渊用他久未呈现的慈父神情,冲李世民指了指左手边的椅子(李元吉坐在李渊右手边的椅子上)说:“二郎啊!快来坐!坐在这里!”
李世民已经猜测出父皇要说什么了,心想,又在这里白费功夫。
果然,李渊那满溢着父爱温情的眼神在两个儿子间来回扫视几遍后,开口了。
“朕刚刚和四郎说,让他多看点儿书,少去围猎!”
这话,李渊是冲着李世民说的,随即又将笑脸看向李元吉。
“四郎,你可答应了父皇的,要多向二郎学习!”
“刚刚父皇还在说,说二哥多么多么优秀,让我一定要和二哥学。和二哥文学馆里的那些什么‘十八学士’学!”李元吉说的时候,皮笑肉不笑,阴阳怪气的,一听就让人不服气。
李世民知道,李元吉一直对自己办文学馆、设“十八学士”不满,有心想争辩几句,挖苦李元吉几句,不料又被李渊抢了先。或许是感受到李元吉语气里的不友好,李渊忙说:“四郎呢,自小顽劣,读书也没少受朕的训诫,如今他有心学习,是件好事!二郎啊!有时间你一定要多帮帮他,你们可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李渊说到“一母同胞”时,加重了语气。
“四郎想潜心学习,需要二郎做什么,二郎义不容辞。儿臣承蒙父皇恩准,办了文学馆。当初办文学馆,就是为了多学点儿东西,如果四郎愿意,可来府里一同学习!”李世民慢慢说完,瞟了李元吉一眼,话锋一转道,“只是,这看书学习可比不上围猎来得刺激,只怕四郎没兴趣!”
“你……你……”李元吉气得脖子抻得长长的,吞咽了口唾沫这才把想要说出的气话又咽回去。
李元吉想说,谁不知道你办文学馆是另有目的?我围猎怎么啦?围猎好过你们天天聚在一起搞阴谋诡计。
“好了好了!你们兄弟俩啊,如果真能在一起探讨学习,朕也就放心了。”李渊怕他们又掐起来,急忙打圆场。
“儿臣谨记父皇旨意!”李世民说。
他并不想在这种场合、这种时间和李元吉掐,他还有更重要的事,他想尽快离开。可李渊并不想中止话题,继续说:“以前的圣人,哪个没有多读书?读书能修身养性,你们一定要多多修炼自己,这样以后才能辅佐大郎。治理国家,不仅靠武,尚文更重要!”李渊颇有苦口婆心之意。这也是他的真心话,他多希望太子、秦王和齐王能三兄弟一条心,不再争斗啊。
“儿臣一定不辜负父皇的期待,一定上辅父皇、太子,下抚皇弟!”李世民说。
李元吉在心里冷笑一声,心想,也只有你二郎才会说出这么冠冕堂皇的假话,谁不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
“二郎能这么说,朕也就放心了!”李渊高兴地说,对他来说,只要把李世民安抚好了,李元吉是翻不起什么大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