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杨文干事件(第17/24页)

“对!这样最好,让他们找不到对质的机会!”房玄龄说。

于是,两个人一边给李世民写信,令人送去庆州,一边商量将尔朱焕和桥公山藏在什么地方最安全。最后,杜如晦想到了他的一个远方亲戚。

“那里离京城远,也偏僻,不会有人找到的。”杜如晦说。

两个人做好决定,正准备和马三宝联系,让他配合他们放出尔朱焕和桥公山,然后再由侯君集派人接应时,太子李建成到了。

他们晚了一步。

第六十节 李建成撞柱表清白

(12)

李建成在离仁智宫还有十多里路的时候,便被守卫拦住了,守卫将领没有因为他是太子而对他网开一面,甚至正因他是太子,对他的盘查格外严格。

这是皇上交代过的。

“太子殿下,皇上有令,只允许太子殿下一人放行!”守卫将领盘查一番后说。

李建成点点头,没有携带任何武器,一个人向仁智宫走去……

走到东门口的时候,太子李建成再次被拦住了,这次拦住他的是左骁卫将军马三宝。看到李建成的那刻,马三宝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看着太子疲惫憔悴的样子,马三宝很是同情,可同时,他又不得不为秦王担心。

如果杨文干事件真是秦王策划的,那太子李建成的到来,便对秦王李世民很不利。在得知皇上下诏书让太子来仁智宫时,马三宝心里还是有一份侥幸的,希望太子不要来,不敢来。可没想到,太子不仅来了,而且还来得那么坦然。如果太子和尔朱焕、桥公山对质,他们会不会供出秦王来呢?

“带本王去见陛下!”李建成再说了一遍,见马三宝发愣,又大声说了一遍。

马三宝这才回过神来,答应一声,心事重重地带李建成向正殿走去。太子李建成也看出了马三宝的魂不守舍,不过他将马三宝的“魂不守舍”当成了是对自己的担心,毕竟他曾是自己的属下,自己对他也还不错。

李建成很想问马三宝一些什么,可又怕自己的一举一动正在父皇的监视中,以为自己心虚,在串口供,于是便一言不发。

两个人各怀心事,一句话没说就来到了正殿。在正殿外等候的时候,李建成紧张得手心里全是汗。他第一次对见他的父皇感到害怕。这种等待,即便是一分一秒,都是那么的漫长、煎熬。直到看到那微胖的,步履有些蹒跚的太监出现,他才神色恍惚地迫不及待地“扑”了上去。

老太监带着他来到了一脸怒容、威严而坐的李渊面前。李建成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下。这次的跪地和以往的任何一次都不一样,以往那是礼节,可这次却是因为双腿发软,因为害怕和恐惧,当然,还有难过……

“儿臣……拜见父皇!”李建成虽然竭力让自己镇定,声音还是有些微微颤抖。

“孽障!你可知罪?”李渊怒声道。

其实,在见到李建成的那刻,李渊的气已经消了一半了。李建成能这么快到达仁智宫,很可能就像封德彝说的,他是被冤枉的。

“儿臣不知,儿臣……”

“不知?”李建成话没说完,李渊便冷笑一声说,“你何时也会瞒骗朕了?你不知朕为何事召你吗?”

李建成抬起的头,瞬间又伏在了地上。他想,还是什么都不隐瞒,全都说出来吧,此时此刻的任何隐瞒,都很可能对自己不利。于是便磕头道:“儿臣有罪,请父皇责罚!”

“你,何罪之有啊?”李渊拖长音说。

李建成的头在地上咚咚咚地连磕几下,额头瞬间渗出血来,他一边磕一边说:“儿臣听说那杨文干谋反,儿臣当初见那杨文干文武双全,觉得是个可用之人,便让其做了宿卫,又举荐给父皇,最后做了庆州都督。可儿臣并不知他会谋反……他……”

李建成还没说完,便被李渊打断了,他厉声道:“不知?你还敢狡辩!你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那杨文干在庆州训练乡勇,你也不知吗?那屡屡给杨文干送铠甲兵器的又是谁?难道是朕吗?”

“父皇,儿臣不敢撒谎,杨文干在庆州训练乡勇,儿臣确实知道,不过那是因杨文干说庆州是边陲之地,突厥经常去骚扰,训练乡勇是为了防突厥。儿臣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便助他一些铠甲武器。不过,他谋反/叛乱之事,儿臣确实不知!确实不知啊!望父皇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