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策上将(第7/9页)

“没有听到吗?滚出去!”李建成烦躁地挥着手,顺手把太子妃为他亲自端来的茶水掼到了地上。

太子妃既委屈又害怕,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让太子如此生气。看着太子李建成焦躁地在书房踱来踱去,她无能为力,只能叹息一声,悄然退下。

书房里再次安静下来,然而,这段沉寂却并没让太子李建成的心平复下来,他越发烦躁。看到门口有人影在晃动,想进来又不敢进来,他大声问:“什么事?”

“太子殿下,韦大人求见!”

韦挺是李建成少时的朋友,以前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可自他入住东宫,韦挺便很少来了,此次来,想必一定有什么急事。正在气头上的李建成,并不想见任何人,就在他说“不见”后,又马上改成了“带他来书房!”

韦挺进书房后,李建成已经竭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了,可还是被韦挺看出了端倪,暗想,难道自己今天来得不凑巧?

“韦挺见过郎君(唐朝太子左右对太子的称呼)!”韦挺一边施礼,一边小声道,“本不该打扰郎君,只是确有急事,不得不来!”

“什么急事?”李建成没好气地说。

韦挺见李建成气不顺,不敢再亲热地称呼“郎君”。

“太子殿下可否知道一个叫史万宝的人?”他换了个称呼。

李建成没说话,好一会儿才说:“河南道行台民部尚书倒有个人叫这么个名字,发生什么事了?”

韦挺忙不迭地点头道:“太子殿下好记性,正是他。”

“问你何事?”李建成皱起了眉,他今天没心情听任何拐弯抹角的话,“有话直说!”

“韦挺听说,这史万宝对秦王有意见!”韦挺的声音低了很多,“还说想见太子殿下!”

“见本王?什么事?”

李建成对此人没有兴趣,有兴趣的是韦挺所说的,史万宝对秦王有意见。

“他说一定要面见太子殿下!”韦挺的语气放缓了很多,“还说一定对太子殿下有用!”

李建成沉思片刻道:“他现在在哪儿?”

“在宫外等着!”韦挺说。

“带他来书房吧!”李建成说,“对了!不要对任何人提起!”

韦挺答应一声,慢慢退去。

(6)

半个多小时后,史万宝来到了太子的书房,一见李建成便鞠躬下拜。经过了半个小时的调整,李建成将不好情绪隐去,又变得亲民起来。他让史万宝不要多礼,还让侍女送上了茶水点心。史万宝心想,这太子果然为人谦和,比那狂傲的秦王好多了。

李建成让随从、侍女和侍卫退下,书房里只剩他和韦挺、史万宝。三个人边喝茶边聊天,很是随意。几盅茶后,史万宝便发起了牢骚,说这些年大仗小仗,攻城拔寨,他史万宝和王君廊虽然不算首功,却也并非没有一点功劳,可回到长安后,秦王的功劳簿上凡是参加的人都有,唯独没有他们二人,想起来就窝火。

那次,李世民确实没有给史万宝和王君廊在功劳簿上留名,之所以不记功是觉得史万宝在虎牢关之战中,与夏军作战时,没战几个回合就撤了。而在一起合围洛阳时,史万宝又慢腾腾的,导致计划差点失败。至于王君廊呢,如果不是他当年无力守住洺水城,也不会有罗士信去换他,罗士信不换他,就不会丢了命。

不过,李世民虽然没有给他们记功,却也想到他们参与了,封史万宝做了河南道行台民部尚书,王君廊为彭公。当然,这些都是闲职。

王君廊还能安于现状。史万宝就不一样了,本就不爽,又见李世民的天策府热热闹闹,很想进去,未能实现,更加气愤。既然李世民的天策府不能进,那自己就去李世民“对手”那里。

李世民如今的“对手”是谁?当然是太子了。于是,史万宝去找韦挺,让韦挺给他引荐。

史万宝是什么人,太子李建成不是不知道,胆小如鼠,畏首畏尾,每逢大战,必临阵脱逃。这样的人,别说李世民没给他记功,就是他,也是不会给记功的。不过此时,李建成并没这么说,而是说:“这么说来,二郎确实委屈你们了!”

“秦王忘记我们的功劳倒是小事,可他不该把王世充宫里所获珍宝大部分私藏起来,不让朝廷知道。”史万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