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一战擒二王(第5/30页)
程咬金是个粗人,酒肉面前忘了形,只顾吃肉喝酒,说说笑笑,完全没有感受到罗士信的失落。秦叔宝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且也罗士信走得更近,看出了罗士信闷闷不乐。
罗士信沉默不语,情绪低落。秦叔宝也高兴不起来,知道罗士信不开心的原因,便安慰他说:“士信弟,不必着急,在秦王手下,不会没有施展机会。何况,这秦王和其他人不一样,很擅长用人,他知道你的本事!”
大大咧咧的程咬金,一听秦叔宝这句话,再一看罗士信沮丧的样子,才意识到自己光顾开心,忘了这个小兄弟,便忙不迭地端酒安慰他说:“兄弟,小兄弟,喝一碗,高兴一下,叔宝说得对,秦王是谁?他神通广大,谁有本事,谁能干什么,心里很清楚,一定有你出头的机会!别急!别急!”
“唉!秦王会用人,小弟知道,可秦王府哪个人没有本事?哪个人的本事比小弟我弱?”罗士信叹口气道,“两位哥哥,不用安慰小弟,知道吗?小弟不是想争什么功,小弟只想好好立个功,也不枉在秦王麾下,也想让秦王知道,他的手下,没有孬种。”
罗士信有些不胜酒力,舌头打结,说到激动处,眼圈红了。其他两个人又是好一阵安慰。就在秦叔宝和程咬金商量,找个机会一起向秦王推荐罗士信时,有个人先行一步,这个人就是房玄龄。
房玄龄是个有心人,也早在李世民的授意下,观察秦叔宝、罗士信、程咬金等降唐猛将的动向。秦叔宝和程咬金不用说,融入秦王府很快,而罗士信,总给人一种落落寡合的感觉。房玄龄怕年轻的罗士信因没受到重用,产生消极心理,便在李世民要领兵进攻洛阳时,向李世民推荐了罗士信。
“此人的本事不在秦叔宝和程咬金之下,且随机应变能力胜过他们二人,大王不妨给他个机会。”房玄龄说。
李世民一听,连连说:“乔松兄推荐得对,这罗士信有勇有谋,说是个军事天才毫不为过,一直以来,倒真忽视他了,我这就向父皇推荐,让他做这次的行军总管吧!”
李世民做事一向雷厉风行,第二日便向李渊推荐,李渊对李世民如何用秦王府的人,并不多做干涉(李靖是个例外,他一直无法对李靖曾想举报他释怀)。于是,自降唐以来,没多少建树的罗士信,终于等来了这个好机会。
“我就说吧!这秦王不仅用兵如神,用人也是如此。他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人,咱们兄弟真的找到明君了!”秦叔宝高兴地说,比自己当了行军总管还开心,“走!喝酒去!叫上知节兄,庆祝庆祝!”
三个人去了他们经常去的小酒馆,喝了起来。这次改程咬金羡慕罗士信了。
“真羡慕小兄弟你啊!不到二十岁就能做行军总管!”几杯酒下肚,程咬金感叹道,“老哥我二十岁在干什么?好像什么都不会,就只知道和人打架!”
“和士信偷袭卢明月那次,我就知道他本事啦!”秦叔宝拍着罗士信的肩说,“人小,本事大!”
两位哥哥都替他高兴,罗士信就更开心了。不过,对于此次要打曾经的老东家,罗士信还是有些五味杂陈。
“什么东家!就一暴君,用他的命,换百姓的命,换士兵们的命!”程咬金说。他没有罗士信的惆怅,打王世充,他更来劲。
“哥哥说得对!我们一定要灭掉王世充,灭掉这个惨无人道的暴君!”
罗士信说,他突然有了种使命感。他要拯救洛阳,乃至于拯救整个河南老百姓。
“二位哥哥!士信绝不辜负皇上、不辜负秦王,不辜负二位哥哥!”罗士信举起酒碗,和两位哥哥碰了碰。
“好!等夺得洛阳,我们三兄弟在洛阳再好好喝一场,喝他个一醉方休!”秦叔宝说。
三个人把手里的酒碗举起,一饮而尽。
(3)
志在必得的元帅李世民,自信满满的行军总管罗士信,就这么向洛阳进发了。
王世充最担心的事出现了,在得知唐军来袭,且是秦王李世民率军后,急了,慌了,即刻命令魏王王弘烈守襄阳、荆州王行本守虎牢关、宋王王泰镇守怀州、齐王王世恽守洛阳南城、楚王王世伟守洛阳宝城、太子王玄应守洛阳东城、汉王王玄恕守含嘉、鲁王王道徇守曜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