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一战擒二王(第7/30页)
“二哥,不能将……”副将军李元吉的话还没说完,便被李世民的一句话堵住了。
“那么……这两个地方交给你来收复?”
李元吉的脸腾地红了,红到了脖子根。生气又要忍着,让李元吉的脖子抻得更长了,像一截经大火烤过的鸭脖子。那时候,李元吉恨不得上去砍李世民一刀。
李世民唇角的一抹讥讽,以及一路上对他的漠视,让他好几次都想返回长安向皇上父亲、太子哥哥告状,但都被窦诞劝住了。
“王爷!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再乱大谋啊!”窦诞说,“何况,没王爷什么事,不更好?”
李元吉此次本不想来。不是他不愿意出征,而是不愿意和李世民出征。如果和太子李建成出征,他倒是一百个愿意,他也想在战场上立功,也想雪失去晋州的耻。
在李世民用嘲讽,讥笑,不屑语气说出“这两个地方给你来收复”时,他差点赌气说好,还是那窦诞不停给他使眼色,才让他没有说出口。过后,他一想起来就后怕,如果自己真赌气说他来收复,李世民会不会趁机答应,然后让他死在战场上?李元吉一想到这些,就吓得不敢再往下想了。
李元吉越来越怕李世民了,怕里带着恨。不过,这种带着怕的恨,带着恨的怕,让他成了这次出征最可有可无的“副将”,他只是跟着大部队,任李世民安排调遣,李世民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他不想给自己找麻烦,更不想给自己找危险,特别不想给李世民处掉自己的机会……
好在李世民根本想不起他,他也乐得逍遥自在。
攻打硖石堡和千金堡,一切都像罗士信预测的那样顺利。在他带着人去强攻硖石堡时,那守硖石堡的郑军傻眼了,明明说唐军不会来攻打硖石堡,很安全,怎么倒不安全了?
原来,王世充在唐军出征洛阳时,便说唐军去洛阳会经过千金堡,一定会将千金堡当首个攻打目标。因此,还将周围好几个地方的兵力调到了千金堡,重兵把守,严防死守。而对硖石堡,王世充觉得根本不可能去。
硖石堡和洛阳不顺路,且位置偏僻。因而并没有安排多少兵力防守。罗士信率兵突然出现,打了硖石堡守军个措手不及,守军根本没来得及反抗硖石堡就被攻破了。
硖石堡被唐军攻破的消息传到千金堡时,千金堡的守军也傻眼了。
“奶奶的!他们绕到那里去了,定是知道我们这里有重兵把守,不敢攻打!”
千金堡守城将领既失望又庆幸,失望的是,他们白白准备了;庆幸的是,他们可以高枕无忧了,唐军既然去了硖石堡,必定是从那边去洛阳了,他们安全了。
就在千金堡的守城将领一边骂骂咧咧地说唐军不按常理出牌,一边优哉游哉地好酒好肉吃着喝着时,突然有士兵来报,说千金堡城门下来了很多人,像是老百姓,还有小孩哭闹声。
“老百姓,小孩哭闹声?问问他们是干什么的?”守城将领用刚刚啃过猪蹄的油嘴说。
士兵答应一声出去了,很快又回来汇报说:“那些人说他们是来投奔罗总管的!”
“罗总管?罗总管是谁?我们这里有罗总管吗?”守城将领还没反应过来,又问,“这些人是从什么地方来?”
“好像是从洛阳来的……这……这罗总管是……是攻下硖石堡的唐军……罗……罗士信……这些人,他们弄错了,以为这里是硖石堡,他们……”
士兵还没说完,便被怒从肝边生的将领砍了头。真是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属下,这位将领和王世充一样残暴。那倒霉的士兵,因一句真话就被砍了,鲜血四溅,溅得守城将领的身上、脸上都是。
“奶奶的!把那些在城门下说要投奔罗总管的人都给老子抓起来,什么罗总管,奶奶的,这里没有罗总管!把他们抓起来剥皮!放在油锅里炸!到阴间去找罗总管吧!”守城将领简直就是王世充附身,大声骂着。
在他这里找唐军罗总管,不是触他霉头吗?
守城将领不知道,他中了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的圈套。那千金堡城门下,哪里有什么投奔罗总管的洛阳来的老百姓?那些把千金堡当成硖石堡的男女老少,只是罗士信找来百姓装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