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李渊步步为营夺长安(第8/21页)

大隋有如此吉人,隋炀帝还不大大嘉奖一番?不仅赐给他金银财宝无数,还派他去西河郡当郡丞。

高德儒以为自己这下就可以永享受荣华富贵了,不料到西河郡不过两年,还没机会再恭喜皇上,再看到“鸾”,就接到了李渊的起兵檄书。高德儒彻底傻眼了,这还了得?这不是堵我的财路,不让我步步高升吗?怎么可能响应?响应李渊父子不就打乱我步步高升的步伐了吗?做梦吧!

愚蠢的高德儒,就这么成了那只出头鸟,成了李渊父子那只用来骇猴的“鸡”。既缺少远见,也没有谋略,更不知深浅,在看到李建成和李世民领兵气势汹汹地攻打西河郡时,竟然随意朝手下一指说:“守住!都给本郡丞守住了!”

这城如何守,高德儒根本就不知道,能不能守住,他心里更没谱。李建成和李世民没费多少气力,轻轻松松地攻进了城,将高德儒活捉了。

也直到那时,高德儒才后悔自己没有响应,如果自己响应,即便不能再在隋炀帝这里高升,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凭着自己的拍马屁功力,还不照样在李渊这里步步高升?退一万步,即使不能高升,至少还有条命吧!

“饶了我吧!饶了我这狗命、贱命吧!”高德儒犹如丧家之犬,咣咣咣地磕着头,乞求着。

李世民冷笑一声道:“你用谎言欺骗皇上,换得高位,你觉得我们会饶了你吗?我们为何起义?不就是为了要把你们这群庸碌无用之人铲除吗?”

“饶了我!只要饶我一命,我愿为你们做牛做马!”高德儒匍匐在地,磕头像捣蒜,恨不能有遁地术,钻进地缝里溜了。

“饶他一命吧!”李建成说,“这种无用之人,对我们构不成威胁!”

“既然无能又无用,留他在世上又有何用?”李世民说完,不再给高德儒任何说话的机会,一刀过去,高德儒那还未来得及抬起的头,就那么滚落在地。

李建成怔了一下,看着李世民,他第一次发现,这个弟弟这么陌生。李建成不知道,如果高德儒不是个无能之人,即便有可能成为威胁,李世民也是会留他一条命的,而且还会想尽办法让他为自己效力。

李世民只会留对自己有用的人,那些没用的,他看着只会碍眼,非除之而后快不可。

李渊起兵后的第一仗,就这么结束了,小试牛刀,马到成功。算上来去路上的时间,西河之役李建成和李世民仅仅用了九天就大胜而归。这场战役的胜利,让那些观望者,墙头草们不敢再观望,也便老老实实成了李渊的“臣”,西河之役,拉开了李渊父子南下攻长安的序幕……

第十五节 世民雨中劝父亲

(5)

公元617年7月,大将军李渊任命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帅左军;次子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军;而他则亲率中军,三军开拔长安,开始了他们父子的夺取长安之路。

长安是隋朝首都,更是隋朝经营天下的大本营,且皇上正好不在长安,连同他的禁卫军在江都,且起义军势力,大多集中在东方,而隋炀帝为了镇压起义军,派大批军队在东方,这反而让长安成了防守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的地方,有利于攻打。当然,更主要的是,长安作为隋朝政治经济中心,影响力巨大,一旦占领长安,也就意味着大隋完了。

李渊进攻长安,相当于攻隋朝老巢,那些分散在各地,镇压起义军的隋军即便想赶回来支援,也已经来不及了,何况,隋军想从与起义军的作战中抽身而出,哪有那么容易?李渊选择先攻长安,就是想借各地反隋起义军拖住隋军,让他们之间互相消耗,然后他来个坐收渔翁之利。

有句话叫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李渊父子便是如此。从他们决定起兵开始,便像怀揣着护身符一样,一路顺利,即便遇到麻烦,也总会因某人或某事的出现,让麻烦解除。李渊父子三人率三军刚拔营而起,李渊便收到了一封信,这封信让他又是一喜:又一个能解他们后顾之忧的人出现了。

给李渊写信的是李密。李密得知李渊起兵后,写来信,希望和李渊一起夺天下。此信如果写给的不是李渊,是其他人,想必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马上答应李密,然后联合起来,共同夺天下;另一种是不答应,回信坚决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