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第7/25页)

刘晏的密语,不啻给渊圣服了一颗定心丸,从此他就放下了心。事情即使从最坏的方面发展,他的生命还是有保证的,他的小朝廷也还可延续下去,何必自己先就忙乱起来!反正二太子斡离不对他早已有了安排,他的命运就交给他了。

可惜城破之际,刘晏自己并没有活到可以出头露面来保护圣驾的时候,他自己也需要别人的保护,而渊圣皇帝在忙乱之际也没有来得及把这个保护人保护起来。当日午后,满城谣传各门尽失,刘晏住宿的驿馆人情大扰。有人进来报告说:金人兵马已登城,诸军班直皆败走回,大使可速为自安之计。刘晏不慌不忙地取出小红旗前导,打马进宫,这时朱雀门已闭,道路都已断绝,他的小红旗在乱兵乱民之中不发生作用,只好暂回驿馆。忽然一批百姓军人拥入,把他和副使等三人一齐执定,他大呼道:“我来促和,正为尔等之利,毋杀我。”又说他的这面小红旗是二太子当面授给他的,插在门口,金兵就不敢闯入。众人不听,把他的小红旗夺过来,顿时撕成几个布条,然后把他一行人全都杀了,呼哨而去。

事后,斡离不打听到刘晏被杀的消息,找到他和随从们的尸首,痛彻心扉。但他还是讲了一句漂亮话道:“当时南朝已无号令,军民杀晏,出于自己之意,非有朝旨,不可罪渠。”

粘罕也帮腔说道:“国破人乱,使人被杀,乃自然之理。”

刘晏之死,或许让粘罕手下一帮谋士暗暗称快,但对斡离不来说,确实又使他损失了一条右臂。不过刘晏与渊圣的那次谈话,已经起了重大作用,它使渊圣皇帝在城破国亡以后仍然对生存和富贵抱着极大的幻想,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以后渊圣本人乃至每个朝廷大臣都像一头头被捆绑着的羔羊,执缚生杀,悉听金人之意,根本不想反抗。就这点来说,刘晏已为金朝立下了不朽之功。

4

斡离不的“和平占领”,或者说是“以实力占领为主,以政治诱骗为辅”或者恰恰是它的相反,以诱骗为主,实力占领为辅的政策——反正他自己没有定下一个固定的名称,人们怎么称呼它都行——在城破后的几天中,不断地扩大其影响,使得敌我两方,或者是施政者和受施对象两方逐渐达到统一的认识,保证它的顺利实现。

粘罕不愧是斡离不的好学生,经过斡离不三番两次的耳提面命,表面上还要呶呶不休地提些抗议,而在内心中则早已心悦诚服,他终于彻底弄清楚了“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道理,这无疑是高庆裔、时立爱两人把《孙子兵法》找出来了,反复向他讲解明白,然后他再用自己的语言加上注脚道:“俺大金国要南朝君臣把囫囵的江山卖与我家,休教他们零敲碎打了,把个残缺破碎的半边江山卖与我家。”

粘罕的注脚说得何等明白呀!他们大金国要的是囫囵的江山,根据眼前的情况先要一个囫囵的东京城,然后扩展到全国。

北宋君臣,包括渊圣皇帝、首相何、次相孙傅,以至一大批皇亲贵族、百僚大官,下至爪牙之臣开封府尹徐秉哲、殿帅王宗濋、四厢都指挥使左言、统制范琼等人,也都不愧是斡离不、粘罕的徒子徒孙,他们心领神会,马上懂得要保牢自己的性命以至取得更大的富贵,必须把一座囫囵的大宋江山、目前是一座囫囵的东京城卖与金人。他们不要零敲碎打的残缺江山和半边不全的东京城。

两方面的认识一致,目标相同,按理说应当很容易就做成这笔买卖,不过事情没有这样简单,他们双方都发现目前东京城里还有一股势力反对他们的合作,破坏他们的谈判成果。这几天连续发生几件大事,差一点捅出大乱子来,这都证明它的强大的存在。非得把这股势力瓦解了,或者具体一些说,必须把一部分作梗的“乱民”解决掉,他们的合作事业才能成功。

要出卖一座江山,特别是一座囫囵的江山,并非只需要简单地叩几个头,在卖身契上画上一个花押就能了事,它与保卫一座江山同样有许多繁复的、具体的事项要做。北宋君臣要扫清卖国的道路,开始研究起怎样来对付这批“乱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