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第5/25页)

斡离不这次出征,除携带原班人马量才器用外,还特别重用刘彦宗的两个侄儿刘晏、刘安。河间刘氏从辽兴宗、道宗朝的刘六符兄弟立功以来,世代都做到宰相、枢密使一级的南面官。这个家族与辽太祖时期以草创典章制度出名的功臣幽州安次人韩延徽一族,以及道宗朝宠冠一时、受封为越国公、赐姓耶律氏的析律李仲禧一族鼎足而三,称为汉儿三大族。残辽末季,李氏的后裔李处温、李奭父子反复于宋辽之间已被灭族。韩、刘两氏降金以后,一心要做金朝的开国元勋。韩氏嫡胤韩企先熟谙典章制度,他效法祖宗所为,在文事方面多所擘画,为金朝贵族器重。留在中央任事,这是一条最安全的升腾之路,不要冒多少风险,就可以坐升到两府枢纽之地,富贵指日可待,只是时间慢些,表面上看来也不是那么光华绚烂。韩氏家族中还有韩政、韩庆和等人在金朝当大官,韩政仕为资政,韩庆和身任汉军万户,都算得是军政大员。刘氏家族人口鼎盛,人才甚多,其中刘彦宗最为铁中铮铮,他不屑做个事务官以取富贵,一心要做诸葛亮,不消说,斡离不就是他的刘先主。他比诸葛亮更高明之处是,诸葛亮不能阻止他的两个兄弟诸葛瑾、诸葛诞分仕吴、魏,他刘彦宗却做到让他的兄弟子侄,整个家族都为金朝卖命。

刘晏、刘安兄弟虽然出自高门,都有文武才略,倒不是纨绔膏粱一流。刘彦宗放心地把他们推荐给斡离不。他们机警便捷,任使随人,善体主帅之意,深得其欢心,信用过于女真诸亲贵,不久都成为东路军的骨干。闰十一月二十四,刘安指挥大军猛攻新曹门,差一点就攻入城内。如果不是那偶然的一炮把他击毙,东京城可能早一天就被攻陷。刘安之死,使斡离不痛失左臂,想不到只隔了一天,闰十一月二十五东京城陷,正在城内从事外交活动的刘晏也被宋朝的军民击毙,使得斡离不事前在城里安放下的一枚重要棋子,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才是他的更重大的损失!

在两次围城之役中间,斡离不一直没有间断过对宋朝的诱降工作,甚至他的大军已在李固渡渡河以后,听说康王赵构和侍郎王云等衔朝命前来讲和,他立刻派出刘晏前去接待,可惜康王为宗泽所阻,未能与刘晏会面,刘晏却伺机进入相州,与知相州汪伯彦搭上关系,传达了斡离不愿意议和的本意,许了一些愿心。后来汪伯彦因为营救被金人当作人质的儿子汪似与另一名地方大员知河间府黄潜善都成为死心塌地的主和派,与刘晏此行很有关系。

在斡离不的一整套计划中,不管是汉人、契丹人还是渤海人,不管是文官、武员还是老百姓,不管是过去的仇敌还是朋友,只要有利于目前形势的都在他的罗致范围之内,甚至金朝的死敌,抗辽抗金义军首领董庞儿也成为他罗致的对象。

金朝老牌外交家、马扩的死对头撒卢母在伐宋战争一开始时就调入粘罕的西路军中。那时粘罕还抱着很大的成见,认为战争开始就意味着外交活动的结束。撒卢母使宋回来后,就被撤去外交方面的职务,去管粮台马秣等后勤工作。这个狡狯的谈判能手,在对敌斗争中满口柴胡,耍尽花招,办起后勤工作来却勤勤恳恳,有条不紊,做得十分出色。粘罕大军围攻太原城九个月,城内守军罗掘俱穷,最后即因粮尽援绝而失守。城外金军的给养却得到源源不绝的补充,从未发生过粮匮之虞。这都是撒卢母这双眩人的手从河东各地官仓民窖中挖取得来的。这是个不依靠资格、后台、与当权者的关系,而依靠其本身的能力、工作成绩迫使领导者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的官员,即使他出身疏远宗室,属于最低卑的贵族阶层,曾干过牧马、修甲、打铁、打马蹄等贱活。他本人也在打铁炉子里锻炼成材了。斡离不充分了解他的本领,考虑到粘罕正需要这样一个人才,就把他留在粘罕麾下,没有调回东路军中。

在第一次包围东京的战争中,东路军中经办外交工作的是一个很有来头的汉儿王汭。此人与其说是一只披了老虎皮的狐狸,还不如说是一头十足的蠢猪。斡离不一再告诫他出使宋廷要在强硬之中留有余地,他记得了前面的半句话,忘记了后面的半句话。在北宋朝堂中,他仗势横行,大肆咆哮,吓得渊圣皇帝躲来躲去,不敢与他见面。后来他听说种师道带着十万勤王军进入东京城,他偷偷地打开行馆的窗,亲眼看到西北军的壮盛军容。这一天他陛见渊圣时竟然在御座前屈膝跪下,充分泄露了金方害怕勤王军的恇怯情绪。正在觊觎他的位置的副使杨天吉回营后一五一十地都向斡离不告发。这种恇怯情绪其实正是斡离不以下全体金朝官兵共有的情绪,不过如此明显地泄露在敌人面前,那就是不可原谅的失职。斡离不毫不手软,当众就痛责他二百柳条鞭,这是仅次于“蒙霜特姑”的刑罚,再高升一步,就要让他脑袋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