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第13/18页)

斡离不如此重视马扩,窝里嗢、刘彦宗执行命令怎敢怠慢,但二人各有自己的想法。窝里嗢是金朝的重要贵族,久随完颜阿骨打,太祖皇帝器重马扩,他是知道的。太祖皇帝在女真贵族心目中久已神圣化、偶像化了,何况又是主帅的命令!刘彦宗一向自视甚高,在降人中不屑作第二人想,也不相信有人的聪明才智能够超过他。他早听说过斡离不与马扩之间的不寻常的交情。现在看到斡离不如此向往于马扩,那就意味着一旦马扩归顺大朝,将取他的地位而代之,那是他决不能容忍的。但不好好地执行命令把马扩找到,怕斡离不会轻视他无能,或者认为他妒贤嫉能,不肯尽心去办此事,两全之计,莫如把马扩找到了,尽量礼待,结以心腹,使之不疑,然后找个岔子,把他除了,替自己解除了威胁,而表面上的动机还是为了尽忠于大金朝。这才是最理想的结果。斡离不以此相嘱,可以说是完全符合他心意的。

破城之初,窝里嗢、刘彦宗把这件首要的任务交给汉军万户韩庆和去办,因为韩庆和身为汉儿,负有能名,相信他能顺利交差。此外刘彦宗还有一段深意,他也知道韩庆和为人脾气毛躁,狂怒难制,万一在执行过程中,马扩忤了他的意思而被杀,那么罪有攸归,责任让韩庆和来负,他自己乐得坐享其成。在新朝的辽降人中,倚老卖老的左企弓早被张觉杀死,高庆裔、时立爱资浅望轻,非自己之敌,只有刘、韩两家才相匹敌,韩家族主韩企先无疑是自己潜在的对手,借此机会,削弱韩家的势力,倒也为计良得。

窝里嗢、刘彦宗二人一厢情愿,期待韩庆和带来马扩的活口或首级,结果两者都没有,韩庆和空着双手前来缴令,这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刘彦宗问明原委,不禁勃然大怒。特别叫他着恼的是,王渊与马扩有着不可调解的深恨大仇,设了毒计,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实,韩庆和怎能轻信一个小偷的供词,一番花言巧语,把眼前可以抓到的马扩放过了,反而扑到王渊小老婆家中去找他,岂非南辕北辙,大相径庭?在真定城中,马扩到哪一家去望门投止,都会受到欢迎,唯独不可能去王渊家里躲藏。更为可耻的是一大批趁战胜之威的骑兵跟随一个小偷去捕捉马扩,马扩没有捉到,那小偷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脱身逃出。这几百名将士难道都是些瞎子、瘸子?小偷逃走后,肯定要把经过的一切告诉马扩,泄露我方大索马扩的迫切意图,增加今后工作困难,堂堂大金朝的一个万户竟被宋朝的一名小偷耍了,玩之于股掌之间,这真是奇耻大辱。

当下窝里嗢绷下脸来,要以失机之罪,论处韩庆和以死刑。不过刘彦宗是汉军都统,是韩庆和的顶头上司,论罪处斩,还得征求他的同意。毕竟刘彦宗也是汉人,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他反而做了好人,力保其不死,最后责打一百柳条鞭了事。

斡离不尚在平定军未回,刘彦宗估计自己一时还离不开真定城,他就把缉捕马扩之事,自己承担下来。

现在就要看这个足智多谋、鬼点子最多的刘彦宗怎样撒下罗网来缉捕马扩了。

6

首先跑到城西巩家把杀人搜捕的消息告诉马扩本人的是在狱神庙险些做韩庆和刀下之鬼的五名难友,而不是“白日撞”。这五名难友绝处逢生,侥幸逃死,惊魂未定,就听得韩庆和一声呼哨,在“白日撞”的向导下,带领几百名骑兵呼哨而去了。他们还不相信自己已第二次获得自由,大家钉在大殿上,犹如殿旁两庑的泥塑小鬼一般,一动不动,更没有人敢于说话。过了好半天,其中胆子最大的一名名叫鲁班——可能因为他是个技术熟练的木匠,别人就称以鲁班,姓名在监狱中不过起个代号的作用,在狱中代号甚多,一个人往往有两三个称呼,大家都不重视真姓名——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外,四面张望一番,忽然奔回来惊喜地向大家报告道:“好了,好了,番子们都走光了,俺等这就跑去告诉马廉访。”

泥塑木雕的四名难友一下子也都活跃起来,大家嚷起来:“快去巩大哥家里告诉马廉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