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8/9页)
顽固的玉珍还是重复着她的问题:“那我的儿子就不是我的儿子了?”
“不光是你的儿子。”大个子阿皮科拉也重复道。在小个子中国女人的心目中,客家人的家庭观念根深蒂固,而她的大个子夏威夷朋友是在一种更加柔和的亲情传统中成长起来的。玉珍瞪着阿皮科拉,两个女人都将自己族群的标准视为唯一,谁也不肯让步,但像往常一样,大个子夏威夷女人首先提出和解:“当然,伯爷,咱们两个当妈的,有四个儿子也够了。”大个子女人很有说服力,连玉珍也放弃了刚才提出的想法。她觉得正是因为如此,夏威夷族群才慢慢濒临绝种,华人才人丁兴旺。她没法不承认,自己儿子那四张快乐的脸庞就是爱的明证。即使儿子们游离在夏威夷的亲情和华人家庭责任的中间地带,他们毕竟也在茁壮成长着。于是玉珍由着阿皮科拉把她拉进怀里,由着她珍爱,仿佛自己是对方的女儿,而不是平辈的朋友。接着,大个子女人说:“既然咱们已经心平气和了,就一起去见见总督的妻子吧。”
阿皮科拉、基莫和伯爷镇定地沿着努乌阿努大街,向着布列塔尼亚大街走去,然后转向钻石头山,来到总督的大房子跟前。阿皮科拉柔声说:“我来说话。”接着,她仿佛是努乌阿努的芋头地派到布列塔尼亚大街法庭的特使一样,对总督的妻子解释道:“伯爷觉得你的老七是她的儿子。”
“可能是,”克罗罗总督的妻子很容易就相信了,“我丈夫是在船上找到他的。”
“伯爷想把他带回去。”阿皮科拉柔声说。
总督的妻子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哭了起来,最后她静静地说:“我们把那孩子当作自己的。”
“看吧。”阿皮科拉说,结束了对话,因为已经无须再说。
但是玉珍才刚开始说:“我感激你为那孩子做的一切。他看上去很干净,很聪明。但他是我儿子,我想……”
“他在这儿过得很开心。”总督妻子说。
“他是我儿子。”玉珍还在挣扎。她感觉自己被卷入了一团乱七八糟的泡沫。她可以把它推到一边去,但是那堆泡沫总是回来,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三个大个子夏威夷人压在她身上,用爱扼住了她的脖子。
总督妻子又在说:“但是我们拿他当自己的儿子看。”
“如果我上法院,法官会怎么说?”玉珍威胁。
现在总督的妻子和阿皮科拉都哭了起来,总督妻子说:“没有必要弄到法官面前。阿皮科拉说你有四个儿子在身边。为什么不把第五个留给我?我们非常爱他。”
“他是我儿子。”玉珍固执地抗拒着,但是这句话对三个夏威夷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显然,这个人见人爱的男孩是什么人的儿子,这件事的很多方面都超出了这个瘦小的中国女人的理解能力。
这时候,总督本人走了进来,他是个身材高大,面目英俊,年近五十的男人。他对待所有人的态度都十分慷慨,先是听阿皮科拉,然后是自己的妻子,最后是玉珍说完了来龙去脉。
他开口说道:“你就是那位伯爷柯苦艾?”
“是我。”玉珍回答。
“夏威夷人人都欠着你的情,柯苦艾。”他郑重其事地伸手过去。然后他回忆道:“那是八年前。我因某件公务去了码头。那时我还不是总督,刚从茂宜岛过来。这艘船开进来,下来个水手,抱着个哇哇大哭的婴儿,他说:‘我该拿这孩子怎么办?’于是我说:‘喂他。’他说:‘我又没有奶头。’于是我接过孩子把他带回了家。”他停顿了很长时间,然后说,“我们拿他当自己的孩子。”
“现在我想要他回来。”玉珍用力说。
“在我看来,”总督说道,并不答话,“要是中国孩子继续跟夏威夷人生活在这座房子里,那再好不过了。我们两个民族必须互相更好地了解对方。”然后他停下来,接着斩钉截铁地说,“我爱那孩子,跟爱我自己的一样。我不会让他走。”
“法官会把他判给我。”玉珍冷冷地说。
大个子男人的眼中涌出泪水,他问道:“你自己没有其他的孩子吗?”
“我有四个。”玉珍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