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宋家遗产(第7/16页)

1949年5月初,蒋介石登上一艘炮艇,逃往台湾。国防部部长陈诚早已于前一年的10月赶到台湾,为国民党退守台湾做各种准备工作。蒋介石抵达台北后,被安排住在前总督的寓所,但他不愿去住,而是选择住在台北以北8英里之外的台湾糖业公司种植园里的宾馆里。在这栋树木浓密、青山环绕的寓所里,蒋介石得知上海解放了,保存在南京的军统档案资料也全部被共产党获得了,使他们知道了过去30年里蒋介石与黑社会交往的许多细节。这些资料后来被带到了北平,起初放在位于弓弦胡同15号的共产党秘密情报总部,后来又搬到了党中央大楼里。

中国西部的一些偏远地区仍在国民党的控制中。1949年8月,蒋介石和蒋经国从台湾飞到成都,到戴季陶墓去祭奠。这位转变信仰的反共分子曾帮助蒋介石一步步登上权力之巅,1949年1月,他意识到国民党大限将至,便于1月11日晚间服下了致命剂量的安眠药。既然到了重庆,委员长顺便去警察总署处理了一件以前留下来的“私事”。在重庆监狱的一间牢房里,仍然关押着一位不同寻常的囚犯,他就是伙同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中绑架蒋介石的杨虎城。虽然后来答应让他流亡欧洲,但他曾激烈地反对蒋介石。于是,在1938年,当杨虎城借一次大赦之机回到中国后,蒋介石下令立即将其逮捕。在接下来的11年的时间里,杨虎城、杨虎城的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以及他的一对儿忠诚的秘书夫妇)被关押在戴笠设在重庆郊外的集中营里,饱受折磨。现如今,在诀别大陆之前,蒋介石这次特别的重庆之行只有一个目的:在杨虎城的死刑判决书上签字。随后,杨虎城和他的儿子、女儿以及他的秘书夫妇都被拉出去执行枪决。

1950年1月,蒋夫人从纽约抵达中国台湾,前来处理家务。这个岛上的人民并不欢迎国民党,他们是被逼无奈才向暴力恐怖低头。中国台湾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岛屿之一,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海边悬崖林立,山顶上云雾缭绕,每到黎明,太阳破雾而出,山峦尽显。经过日本人数十年的统治,这个岛在经济上已经能够自给自足。然而在“二战”结束后,作为开罗会议秘密协定中的一部分,同盟国把它转交给了蒋介石。蒋介石用武力迫使台湾屈服。这里曾发生过数次大屠杀,第一次,在台北市中心发生的民众暴动中,有一万人被国民党军队杀害。在蒋介石稳住阵脚之前,又有两万人被杀害。没有被害的台湾地区领导人有的转入地下斗争,有的则逃到了东京。在这个力量对比悬殊的岛屿上,蒋介石的秘密警察和武装部队发挥出了他们在大陆地区从没有过的能力,他们就像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期间蒋介石在上海那样对待台湾人。

大部分人都认为蒋介石在台湾待不了一年。当时,失败的气氛非常浓郁,英国已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似乎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美国国防部通知外交人员做好共产党攻打台湾准备,并告诉他们,美国不会给蒋介石提供军事援助,也不给其提出具体建议。美国的保守派在震惊之余,开始反击。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带头指责说,国务院目前充满了共产主义分子。杜鲁门总统则回敬说,麦卡锡和包括新罕布什尔州的斯泰尔斯·布里奇斯在内的其他一些共和党参议员是冷战时期“克里姆林宫留下的最大的财产”。到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之时,有关中国问题的这场新论战达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美国也陷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期。由于担心政治迫害,论战无疾而终。朝鲜战争第一年快要结束的时候,美国的政策发生了逆转,华盛顿决定保护中国台湾。美国中央情报局把中国台湾视为其在亚洲的重要基地,并加入了陈纳德的航空公司,使得这个独裁政府获得了宝贵的时间来奠定自己的根基,重塑自己的形象。

20世纪40年代末的美国媒体刚习惯了一种新的编辑策略——在蒋介石政府投入数百万美元准备反攻大陆时,“告诉蒋介石他完蛋了,并且美国也和他一起完蛋了”。参加“亲台”宣传的那些热心的美国人都是那个性质不明的所谓的“院外援华集团”的成员,他们有的负责筹集资金,有的负责组织工作,有的负责电话联络,有的负责搜集资料,有的负责勤杂事务,此外还有一些国会议员和商界大亨等也都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负责该集团管理、指导和经费工作的都不是美国政府,这个集团服务于宋氏家族和“中华民国”政府。而参与其中的那些人则认为自己是在为了上帝更大的荣耀——或者是“民主体制的生存”而工作。他们实际上是在为“中华民国”政府搞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