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姐妹殊途(第12/14页)
中统在党内大肆刺探情报,搞党内清洗和政治处决等事,而面对公众的大规模恐怖活动则属地位与其平起平坐的军统(军事调查统计局)的职责范围。军统头子是人称“中国希姆莱”的戴笠。在整整20年的时间里,戴笠是一位在中国令人闻风丧胆的人物。他是委员长的浙江同乡,出生于1895年,青年时代曾在杜月笙手下当青帮打手,并在杜月笙的资助下上过学。1926年,他成为被黄埔军校录取的青帮帮会成员中的一个。北伐战争时期,他是蒋介石与各个小城市中的青帮分支的主要联络人。随着军队一路向北挺进,每到一地,共产党干部们都会提前发动农民起来攻击当地的军阀部队,而戴笠则事先警告青帮敢死队从后方袭击共产党的干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戴笠受命负责反间谍活动,对付国内的日本特工,同时还负责策划针对共产党基层组织的白色恐怖活动。整个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的所有的秘密活动,除陈氏兄弟执行的那部分之外,其余的都是戴笠干的。戴笠相貌温和,浓眉高挑,笑容和蔼,很容易迷惑人,但知情人却认为他极其凶险。戴笠手下统领着10万名政府特工,此外还有大约两倍数量的青帮分子听他调遣。
这两个特务机构都得到蒋介石组建的蓝衣社的帮助。虽然它是模仿欧洲法西斯狂热分子社团组建而成,但同时也像极了日本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狂热崇拜日本皇军的组织:黑龙会。蓝衣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中国,他们先是聚在一起商定计划,然后便组织实施各种政治暗杀、清除腐败官僚和“国家公敌”。蓝衣社共有10 000名成员,负责管理他们的军官则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青帮学员。南京政权里的每个有实力的派系都有代表加入蓝衣社,其中包括以陈氏兄弟为首、以南京“中央俱乐部”开头字母命名的“CC系”,以及以国防部部长何应钦为首的所谓的“黄埔系”。此外,蓝衣社的成员中还包括那些既不忠于国民党也不忠于军队,而只听命于戴笠和杜月笙的职业杀手。蒋介石为他们举行了结拜仪式,让他们把手指刺破,把滴出的血混合到一起,成为歃血为盟的拜把子兄弟。
“从幼儿园到坟墓……整个国家都要实行军事化,”担任《经济学人》杂志驻中国记者多年的布莱恩·克洛泽如此写道,“他们的目标是毫无廉耻地实行极权主义。尽管蒋介石自始至终都貌似虔诚地辩称自己一直致力于民主政治,但他与蓝衣社也有着割不断的联系,蓝衣社的成员有很多还是他领导下的黄埔军校毕业生,这一点毋庸置疑。”
让宋美龄引以为傲并得到其夫果断支持的“新生活运动”充其量不过是蓝衣社的一个公开延伸,一种把儿童团、基督教青年会和外国教会社团纳入蒋介石的全国军事化之下的举措。截至1936年,由于蓝衣社成员狂热凶残,胡乱杀人,给“新生活运动”蒙上了恶名。当年的《文摘》杂志如此写道:“最有可能带来混乱的是蒋介石‘蓝衣社’中的那些恐怖分子,他们以平民身份行排外之事,通过爆炸、刀杀和枪击等方式胡乱杀人。这个一度对蒋介石有用、现在已经失去控制的组织变成了一个弗兰肯斯坦[8]式的怪物。”
陈氏兄弟把持的中统对邓演达进行严刑拷打,最终将其绞死之时,备感震惊的并不只有庆龄一个人。
支持蒋介石时间最久也最坚定的一个人此时已经忍无可忍。他就是北京大学前校长、光复会的右派领袖蔡元培。直到邓演达被害之前,他还一直效忠于蒋介石及其他青帮首领们,还曾为蒋介石和宋美龄宣读过婚书。作为回报,蔡元培被任命为南京国民政府五院之一的监察院院长。他还担任过教育部部长一职,负责重组全国的大学教育体制。但是,看到这个新政权的所作所为,蔡元培开始产生怀疑,觉得自己正在帮忙产下一个怪胎。他看到侵犯人权的事件到处都在发生。
跟许多其他右派分子不同的是,蔡元培是一个造诣颇深的学者,又是一位人道主义者,想把他长期蒙在鼓里是不可能的事。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良心自省之后,他辞去了政府中的主要职务,组建了中央研究院,一所进行高级学术研究工作的顶级机构。蔡元培还公开跟庆龄站在一起反对蒋介石,并与她一起建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蒋介石把任何一位与他作对的人都归为共产党,该同盟的主要目的就是同蒋介石的这种阴险毒辣的活动作斗争。由于当时人们普遍害怕“赤色分子”,蒋介石这样做就可以在“理智而又正直的那些人”的赞许声中,随心所欲地逮捕、监禁、拷打、“清洗”或者处死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