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青帮阴谋(第9/12页)

他们一起讨论的时候,蒋介石表现得非常顺从,他的表现让人觉得武汉国民政府似乎比他更担心党内分裂的问题。4月3日,武汉国民政府通电全党,公布了蒋介石完全服从国民党中央领导的讲话内容:

(蒋介石撒谎说)我坚信,汪主席此次回国履职将实现国民党真正的集中领导,因此我们可以在不分裂党的情况下实现国民革命的最终胜利……从今往后,一切与党国福祉有关的事务将皆由汪主席处理,或在他的指导下办理……我们将在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各项工作,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地服从。

蒋介石这么做是为了等待时机,同上海的资本家们做一笔金钱上的交易。他将和青帮的三位大亨一起,以整个上海城为抵押,索取一笔巨额赎金,这将是他们漫长而繁忙的人生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敲诈。他们的第一个确定无疑的目标,是保护自己的据点不被共产党夺走。黄金荣和杜月笙认为,在此过程中,他们可以按照最高标准索要一笔“保护费”,从而获得大笔的钱财。这些钱中的一部分将交给蒋介石作为行动经费和个人财富,剩下的则归青帮所有。因此,他们同商会、银行家和众多的小行会展开了长时间的谈判。

50个心惊胆战的商人组织成立了一个联合会,会长由与蒋介石认识时间最长的一个朋友,一家日本轮船公司的买办担任。加入联合会的有丝绸商同业行会、面粉商同业行会、茶商同业行会、银行家协会以及本土银行业协会。这个联合会代表了上海最富有的阶层,也代表了中国大部分的商业资本和财产。联合会派了一个代表团谒见蒋介石,并“借给”他300万元。4月4日,这笔钱到位了,但这仅仅是一笔定金,几天后,又给了他一笔700万元的“贷款”。另一个代表团与蒋介石协商后,拿出1 500万“由他处置”。两周之后,蒋介石又得到了一笔3 000万元的“贷款”,这使他有了充足的资金在南京建立一个新的“温和的”政府。现在,蒋介石手里已经有5 000多万元可供自己“随意支配”的资金。这仅仅是他们公布出来的数目,实际上到底又有多少钱转到了他的手里,一直没有确切的记录。

在1927年的中国,稍微有点儿政治意识的人都不难明白,新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认同也没有什么神秘之处。蒋介石一派被公开称为“西山”派,这是以右派召开会议的地点命名的。

“我们获悉蒋介石正准备再次背叛我们,”4月1日,斯大林在莫斯科说道,“我知道他们又要耍花招,不过这一次要完蛋的是他了。我们会像挤柠檬一样把他挤烂,然后扔掉。”

斯大林对上海正在酝酿的阴谋了如指掌,不过他不允许周恩来或其他共产党人采取任何行动。此外,克里姆林宫和共产国际还公开向蒋介石示好。法国共产党日报《人道报》将蒋介石到达上海一事称为“世界革命的一个新阶段”,苏联的《真理报》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

斯大林命令中国共产党把工人们鼓动起来,而与此同时,他又让他们把武器都藏起来,以免被蒋介石收缴。斯大林的做法是在把中国共产党人推向断头台,不过当时共产党领导层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4月的第一周,蒋介石下令他在上海唯一的一支军队,就是同情工人们的那支军队撤离市区。这支军队的指挥官薛岳匆忙赶到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以反革命的名义逮捕蒋介石。当时在上海,除了蒋介石那支规模不大的近卫部队和执行戒严任务的巡逻兵之外,再没有其他部队会阻挡他们抓捕蒋介石,而蒋介石的卫队和巡逻兵人数也比薛岳部队人数要少得多。共产党没有同意他的建议,反而建议薛岳装病,以便拖延撤离的时间。机会就这样失去了,薛岳率部撤离了上海。

4月6日上午,军阀张作霖手下的500名士兵在北京的警察和密探的配合下袭击了苏联使馆,攻进了使馆大院。后来得知,这次袭击事先得到了外国领事团的许可。使馆里的苏联工作人员匆忙焚烧各种文件资料,但火被扑灭,文件资料也被掠走。此外,还有20名躲在使馆里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被逮捕,其中包括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原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李大钊(介绍毛泽东在图书馆工作的就是他)和他的两个女儿。遭受了一番酷刑之后,这位年仅38岁的图书馆馆长被判处绞刑,以便警示其他的共产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