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各国设计简史(之一)(第22/42页)

1955年,第一次“国际艺术文献展”(documenta)在卡塞尔(Kassel)开幕,其主要目的在于:回顾和保存欧洲艺术发展的历史,尽可能精确地界定当代艺术发展的状况。该展览至今已经成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展览之一,现代设计的许多重要作品也在展品之列。2007年,参观文献展的观众人数超过了75万人。

1956年7月,一个名为“艺术作品,工业形态”(Artistic Works, Industrial Forms)的展览,在德国城市奥斯 纳布吕克(Osnabrück)的市立博物馆开幕,展览中陈列了28位德国艺术家从后印象派到抽象绘画等多种风格的艺术作品。当时联邦德国的总统西奥多·赫斯(Theoder Heuss, 1884—1963)参观了展览,联邦德国的新闻媒体也对该展览做了广泛的报道。除了展览中展出的艺术作品之外,这个博物馆墙壁上的墙纸也引起了民众极大的兴趣——那是由拉赫公司(Rasch Company)生产的墙纸,图案具有浓重的包豪斯风格,因展览而闻名,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从而造成了艺术和工业生产的一次非常直接的链接。利用博物馆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去影响民众的品位,在战后德国收到相当积极的效果。

到1950年代末期,德国已经在经济上开始获得成功,全社会充分就业,广大民众对于生活的追求已经不再限于温饱生存,他们重新将自己看作是西方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以美国作为自己发展的模板:带着闪亮镀铬装饰的汽车成为新的神像,蓝色的牛仔裤、摇滚乐、抽象的现代艺术……对德国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57年在柏林动物公园举办了名为“建筑之中”(Interbau)的展览,以成排的多层公寓、配备着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家具的室内,全面展示了西方生活方式,引起了民众极大的兴趣,也对联邦德国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国的工业企业一向以高质量的产品著称世界,德国产品成为“优秀产品”“高质量产品”的同义词。德国的汽车、机械、仪器、消费产品等等,在国际市场上都享有质量精良的良好信誉。这种工业生产的水平,更加提高了德国设计的水平和影响。意大利汽车设计家乔吉托·乔治亚罗同时为德国汽车公司和意大利汽车公司提供设计,德国公司生产的意大利设计师设计的汽车,却比意大利公司生产的同一位设计师设计的汽车更加优秀,这就显示出了问题的另一方面:加工技术、产品质量对于设计水平的促进作用。德国不少企业都有非常杰出的设计,同时有非常杰出的加工制造水平,克虏伯、依科、布劳恩、美乐家(Melitta)、西门子(Siemens)等公司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德国汽车公司的设计与质量则更是闻名于世。这些因素造成德国设计的坚实面貌:理性化、高质量、可靠、功能化、冷漠特征。

1955年,第一次国际艺术文献展在卡塞尔举行,以后每五年举办一次。

克虏伯公司1951年生产的SW060型『野马』巴士(Krupp Sudwerke SW060 Mustang)。

西门子公司出品的复健组合设备。

阿尔皮纳办公设备公司(Alpina Buromaschinenvertrieb Grossbovensiepen KG, Kaufbcuren)1960年出品的阿尔皮纳多功能计算器(All-Purpose Calculator)就是由该公司自行设计的。

『建筑之中』展览上展出的现代室内设置。

普罗米修斯有限公司(Prometheus GmbH, Selters-Eisenbach)1961年出品的EBL26S型可控温电熨斗(EBL26S Heat-controlled Iron)。

2014年iF设计大奖获奖作品——总部设在台北的CRE8设计团队设计的电玩鼠标700M和电玩键盘700K。

保时捷911型汽车(1964)。

德国的工业企业普遍重视设计,不少厂家生产的产品,就是由企业内的设计师自行设计的,由于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并且适合本企业的加工条件,因而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德国企业界是德国设计中一支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

到1960年代初,宝马1500型(BMW 1500)、欧宝卡德特房车(Opel Kadett)、奔驰230 SL(Mercedes-Benz230 SL)等汽车先后面世。这几款车虽然一眼望去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功能主义原则也很快推广到汽车行业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