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各国设计简史(之一)(第12/42页)

iMac个人桌上电脑(1998)。

苹果Powerbook G4,以纯净的金属色彩,硬朗的极简主义风格,显示了苹果产品的升级换代。

iMac系列的色彩,引发了世界消费产品的新潮流。

艾佛在设计中,一直遵循德国工业设计师迪特·拉姆斯提倡的“好的设计”十项原则,采用减少主义(Minimalism,或者译作“极限主义”)的设计手法,使产品不但功能突出,形象也十分突出。

对于不同色彩的精准掌控,也是艾佛在设计中的一大特点。他在iMac的设计中,大胆采用了从未在科技产品中使用过的鲜艳的“邦蒂蓝”(Bondi blue)半透明塑料,具有非常强烈的视觉震撼力。1999年年初,艾佛跟着又推出了5个带有水果糖趣味的色彩,分别是“蓝莓色”(Blueberry)、“葡萄色”(Grape)、“橘色”(Tangerine)、“青柠色”(Lime)、“草莓色”(Strawberry);稍后又增加了“蓝色斑点”(Blue Dalmatian)和“花的力量”(Flower Power)等较为斑斓的色彩,打造出一种青春气息和亲切感,使计算机从实验室、办公室内严肃、神秘的设备,变成走进书房、客厅,甚至卧室的家庭用品,并散发出时尚魅力,收到非常好的市场效应。这批苹果产品,甚至引发了世界消费产品的一个潮流,在19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期,从收音机到笔记本,家居用品、时尚用品,到处都有这类色彩鲜艳的半透明塑料的应用。

2000年以后,艾佛走出了新的设计路线:一是高度专业化的动机,最早在Powerbook G4中开始使用,纯净的金属色彩,极为简单的设计语汇,开始用的是钛金属机体,后来改用铝,赋予苹果电脑高技术、高端化的专业感觉。此外,这种极限主义的设计手法也开始在比较普及的iBookG3等消费产品上使用,不透明的白色机体,与原来鲜艳的半透明水果糖风一下子就拉开了距离。不但色彩改变了,设计造型也改变了,原来那种柔软、滑润的造型被硬朗的、 略带圆弧的垂直线条、极简主义的风格取代,宣示了苹果产品的升级换代。

近年来,艾佛在设计上大量采用透明的塑料或者玻璃,搭配机身的黑色金属铝,构成“单片机身”(unibody)。表面的设计简洁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将一切不是必需的细节全部删除,呈现出非常冷峻,同时非常时尚的面貌,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果粉”不断追随,造就了科技产品从未有过的消费者忠诚度。

艾佛在2004年被英国广播公司(BBC)评为“英国文化中最有影响的人”;2010年,又被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 )评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设计师”。2012年,艾佛“因其在设计和企业发展上所做贡献”而封爵;同年,他除了主管苹果的设计工作之外,还被授权负责全公司的人机界面业务,成为21世纪产品设计中迄今为止最具有影响力的人。

4.走向“全设计”、可持续设计

为更广泛的消费者服务、为可持续发展而设计,也是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当代产品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其中“全设计”的提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下面用一个简单的设计实例来解释一下全设计的概念。

人们可能注意到,美国公共场所的门一律都是朝外开的,门上的把手不是常见的旋钮型,而全是一条宽宽的长金属杆,无须用手抓或拧,一推就开。这是根据美国国家的公共设施安全法规而设计的,设计的概念及产品本身其实没有什么复杂的地方,但是上升到国家法规的高度来制定和执行,不知道挽救了多少在危紧时刻需要夺门而出的人的性命。无论是年轻力壮者,或是老弱病残者,无论在紧急状况下是冷静还是仓皇,本能地用身体任何部位都可以撞开大门而逃生。这类设计,是为所有不同能力的人设计的,这就是所谓“全设计”(universal design)的概念。这个概念强调了对于老年人、残疾人的方便和安全的关注,同时也关注到公共场所里所有的人的总体安全。在设计概念上、实践上是一个重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