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当代汽车设计(第26/36页)
2.唐纳德·希利
唐纳德·希利(Donald Healey, 1898—1988)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英国汽车工程师、设计师。他年轻时曾在金斯顿技术学院(Kingston Technical college)学习工程,一战中当过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战后继续进修有关汽车工程和设计方面的课程。同时,作为专业赛车手,驾驶英国凯旋汽车公司(Triumph Motor Company)生产的“凯旋”7型车(Triumph 7,现在这个品牌归宝马公司所有),多次在蒙地卡罗拉力赛(Monte Carlo Rally)中获胜,并创造过最高车速的纪录。最终,这位富有经验的赛车手成为凯旋公司的技术部主任,负责所有凯旋车款的设计。他先后为凯旋公司设计过“凯旋南十字”(Triumph Southern Cross)、“凯旋白云石”8型(Triumph Dolomite 8)和“凯旋格洛丽亚”(Triumph Gloria)等车,并亲自驾驶“凯旋格洛丽亚”在1934年蒙地卡罗拉力赛中获得第三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利曾为英国军需部门担任过制造飞机发动机化油器的项目总管,并参与过装甲车的制造。
不过,希利对于赛车的兴趣并没有因为战争而打断,1945年,他在皇家空军的一个废弃机库里开办了以自己姓氏为名的汽车公司(Donald Healey Motor Company Ltd),于1946年推出第一辆车“希利-埃利奥特”(Healey Elliot),该车在1947年、1948年两届的“阿尔卑斯拉力赛”(Alpine Rally)中获胜。接下来,他又在1949年推出了“希利-银石”(Healey Silverstone)。
1956年唐纳德·希利与他参与开发的奥斯汀-希利100-4型车合影。
伊安·卡伦设计的捷豹XJ车(2010)。
然而,希利并不满足于单纯生产这类昂贵的跑车,他希望能生产价格比较平实的、平均时速在150公里左右的轿跑车,让更多人领略到驾驶的快意。于是,他与英国汽车公司(BMC)合作,在1958年开发和生产了奥斯汀-希利“小精灵”(Austin-Healey Sprite)。
由于他对英国汽车业做出的贡献,唐纳德·希利于1973年被英国女皇封爵,并于1996年入选国际汽车名人堂。
3.伊安·卡伦
伊安·卡伦(Ian Callum, 1954— )是捷豹汽车(Jaguar Cars)现任设计总监。卡伦先后在英国兰开斯特理工学院(Lanchest Polytechnic)的交通运输设计分院和格拉斯哥艺术学院(Glasgow School of Art)的产品设计系学习,并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汽车设计系获得硕士学位。毕业之后,卡伦曾在福特公司担任设计人员,在福特工作的11年中,他为福特RS200和“伊斯阔特RS科斯沃斯”(Escort RS Cosworth)设计过外形。后来,他曾为意大利都灵的Ghia设计事务所设计过一些概念车,并与另一位英国汽车设计师彼得·斯蒂文斯(Peter Stevens)合作成立了TWR设计事务所,先后为阿斯顿-马丁、沃尔沃、马自达、日产等车厂做过设计。
1999年,伊安·卡伦担任了捷豹汽车(该公司已于1990年成为美国福特公司的子公司)的设计总监,他对捷豹设计的影响通过2001年推出的R-Coupe轿跑车和2003年推出的R-D6而展现出来。随后他设计的C-XF概念车,开创了捷豹设计的新方向,2010年推出的捷豹XJ和2013年推出的F系列,都令人有眼前一亮之感。他认为捷豹不应该是一辆中庸的车,而应该是“对前卫人群非常有吸引力的酷酷的车”。
与那些专注于某一种或两种风格的汽车设计师不同,伊安·卡伦似乎拥有无穷无尽的新鲜点子,不论是热门的 超小型车,或者是豪华轿车,甚至是超级车,在他手里都能拥有美得让人屏住呼吸的亮丽和活力。不少设计界的人士认为,正是这位40多岁上任的青年才俊,为捷豹品牌重新注入了新鲜活力。
4.马列克·雷契曼
马列克·雷契曼(Marek Reichman, 1966— )毕业于伦敦的皇家艺术学院汽车设计专业,年纪不大,却在汽车行业有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他的设计生涯是1991年从罗孚汽车(Rover Cars)开始的,1995年他已经成为宝马公司位于美国南加州的设计中心的高级设计师,主持了当时还属于宝马公司旗下的“路虎”车系的设计大调整,为该品牌在2003年推出全新的第三代“路虎揽胜”(Range Rover)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