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现代设计的前奏:“工艺美术”与“新艺术”运动(第25/44页)

世纪之交的时候,爱尔兰和苏格兰经历了一场文化的复兴,设计师们从存留下来的凯尔特人手稿中找到了交错的图案、抽象的动物形象、橡皮筋似的弹性线条、盘曲的螺旋型和挥鞭状的曲线,从中获得了启发。“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苏格兰设计师马金托什将从凯尔特人那里借鉴而来的图案用在他设计的海报中,以此来呼唤民族的自尊心。

2.“新艺术”运动的特点

虽然随着“新艺术”运动的波及范围越来越广,在其风格中也掺杂了许多地域性的因素,但整体而言,“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点还是相当明显的。德文的《潘》杂志在评论赫尔曼·奥勃利斯特(Hermann Obrist, 1862—1927)的壁挂“塞克拉曼”(Cyclamen, 1894)的时候曾指出:(壁挂的图案)就像因鞭子抽打而生成的突兀的弯曲痕迹。这幅壁挂作品,因“鞭痕”的描述而出名,而“whiplash”(挥鞭的痕迹)一词,也被广泛用来形容“新艺术”运动的曲线特点:生动的,起伏绵延的,带有一种音乐中切分音的韵律。这一曲线特点,在“新艺术”运动的所有作品中,无论是建筑、室内,或是绘画、雕塑,都有很清晰的表现。

奥勃利斯特设计的壁挂『塞克拉曼』,因『鞭痕』的描述而出名。

威尔德设计的烛台。

南锡派设计师莫卓列里设计的小柜,感性,自然主义。

世界文化遗产——里加历史中心。

马金托什的设计,强调直线框架的装饰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曲线成为“新艺术”运动风格的一个显著特点,但也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以埃米尔·盖里(Emile Galle, 1846—1904)和南锡派(The Ecole de Nancy)为代表的一批设计师,他们那些自然主义作品中强调的曲线,感性而生气盎然,与早期洛可可风格有比较多的关联;而在格拉斯哥的查尔斯·马金托什和维也纳的约瑟夫·霍夫曼的作品中,却突出地采用了比较矜持的以直线为主的装饰模式,他们将强而有力的直线型结构框架当作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这一理念在20世纪的建筑中影响深远。

在“新艺术”风格的设计中,以下特点比较突出——线条的形状与流动的轮廓融合一体,表面常采用浅浮雕作为装饰;刻意地采用不对称的形式,色彩则选用柔和的浅红、淡紫、嫩绿等奶油色系;风格化的树叶和昆虫是常用的装饰动机;选用的材料很多,包括丝绸、天鹅绒、果木、半宝石,以及金属。“新艺术”运动的一个重大成果是将两种原本被认为只能用作工业用途的材料——铸铁和玻璃也赋予了美学价值,赫克特·吉马德(Hector Guimard, 1867—1942)和维克多·霍塔的设计就是很好的例子。

可以说,“新艺术”运动提供了一种形式、线条和色彩方面的崭新设计语汇。亨利·凡·德·威尔德(Henry Van de Velde, 1863—1957)设计的烛台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和前面提到的英国银匠约瑟夫·安格尔设计的酒具相比,可 以明显看出,“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对整体形状的重视,远远超过单纯表面的装饰,象征性取代了叙事性。

“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在形式上和图案上,都更重视象征性。维多利亚时代的设计师,更多的是通过复兴埃及式、哥特式或其他历史风格去寻找灵感,“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们则将孔雀、百合、天鹅等作为他们理想的象征。

“新艺术”运动强调一种新的美学观念:形式是由功能来决定的。在维多利亚时代,连机车、工具的设计,都无意展示其功能性,而在“新艺术”运动时期,连家庭用具的设计,都可以令人清楚地感受到它的功能作用。

“新艺术”运动风格作为一种设计风格,其内容包括了建筑、室内设计、装饰艺术(包括了首饰的设计)、家具设计、纺织品设计、家用品的设计(例如银器和灯具),以及一些视觉艺术品。从哲学层面上看,这种风格实际上表现了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许多欧洲人认为,艺术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完全有可能生活在一栋新艺术风格的住宅里,使用很有艺术气息的家具、银器,佩戴艺术风格的首饰。作为艺术家、设计师,就应该将纯艺术与应用艺术,甚至功能性的日用品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