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始倡玄学——老生者见不生,常谭者见不谭(第17/18页)
可悲的是,这么重要的智囊,曹爽却不知道听取他的意见。范桓见到曹爽的时候,曹爽正发呆呢,琢磨着要不要投降!他被这突如其来的政变搞蒙了,一个公子哥儿,哪里经历过这么需要考验应变能力和政治智慧的大事儿啊!
范桓的意见是千万不能投降。司马懿政变针对的就是你,你投降还有活路吗?这时候必须奋起反击。接着给他分析献计:
“许昌很近,一天就到,那里也有宫殿军队。到时候可以以许昌为据点,号召各地将士们勤王!皇帝曹芳和你在一起,你就有最厉害的武器。司马懿再怎么说也是政变,而你是名正言顺的维护正义,这是天大的优势啊!想当年,曹操就是有汉献帝在手里,才能在各路军阀中脱颖而出,更何况今天你有这么大优势呢?当然,最需要担心的事可能就是粮草问题了。不过不要紧,大司农的印信就在我身上,调动全国粮草丝毫不成问题。我们只要反抗,胜算有八成以上。”
范桓出的主意,怎么看怎么有道理,换一般人就赶紧照做了,可曹爽呢?他舍不得家中的财物和诸多小妾,犹豫了一个晚上,终于决定——还是投降吧!
曹爽的原话是:
(倘若投降)我不失作富家翁。(《三国志·曹爽传》裴注引《魏氏春秋》)
都这时候了,还想做个“富家翁”?曹爽确实太天真了。
范桓气得大骂:“你老爹曹真怎么说也是个英雄啊,怎么生了你们这一帮猪狗不如的蠢儿子啊!害得我得陪着你们一起死!”
于是,曹爽请罪、投降,司马懿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得大权。
曹爽正月初六出城,初七投降,初八开始做“富家翁”。
怎么做呢?当然,官职是没了,被软禁在自己的家里,不能出门。家的四周,搭起高台,上面士兵监视。曹爽想去后花园走走,士兵就在高处喊:“前大将军往后花园去了……”
被限制了自由,富家翁貌似也没啥意思,曹爽痛不欲生。不过这样的“富家翁”他也没做几天,到了正月初十,就“有人”禀告司马懿,说曹爽勾结太监张当,可能有谋反之意。司马懿遂下令逮捕张当,屈打成招,就以“大逆不道、谋反”的罪名,把曹爽兄弟、邓飏、丁谧、毕轨、李胜以及“智囊”范桓,构陷下狱。
曹爽的“富家翁”之梦彻底破灭,政治斗争只有你死我活,怎么会有“富家翁”这个中间产物呢?你以为司马懿出身儒门家族,就真有儒家仁厚的作风吗?
亲,你太天真了。
何晏究竟怎么死的
根据《魏氏春秋》记载,司马懿命何晏主审这件“谋反”案,何晏对昔日好友穷追猛查,希望能得到司马懿的宽恕。最终审定,呈报曹爽等七人的罪行。司马懿说还不够,他打算屠杀八族,现在只有七族的名额。
何晏恐惧地说:“莫非还有我吗?”
司马懿说:“对啦!”
于是,何晏并曹爽、邓飏、范桓等,全部被杀,这八人的“三族”,也全被屠杀。
司马懿独揽朝中大权,狠如豺狼,大肆屠杀,几乎屠尽了曹爽家的后裔,无论男女老幼,一律不放过。
曹爽的堂弟曹文叔的老婆,名叫“夏侯令女”,是夏侯家的人。曹文叔早死,夏侯令女守寡,也没有孩子。曹爽的事发生后,夏侯令女的老爸上书,表明和曹爽家不再有姻亲关系,于是把女儿强行接回娘家,命他改嫁。
哪知夏侯令女是个烈女子,在这关键当口,表现出极强的勇气和道义感。她把自己的耳朵、鼻子都割下来,表明坚决不再嫁的决心。家里人劝她不要再坚持了,曹家人死得都没剩几个了,还为谁守节?
夏侯令女却说,曹家从前鼎盛我守节,现在衰亡了,我怎么能忍心抛弃?我更要守节!坚决不为禽兽之行!
司马懿听说后,对这个弱女子生起敬意,就任由她领养孩子,继承曹家的香火。
关于何晏之死,历来就有争议。因为司马氏篡权后,为了粉饰自己的形象,大肆抹黑曹爽、何晏等人,以表明自己夺权的正义性。所以关于这一段的历史记载,多有明显的构陷。那么何晏,就抓住其浮华的特性,说他没有道义原则、在位时期用人不公,最后办案也对昔日好友痛下杀手,把何晏说成一个乱政祸首、负义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