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好莱坞的宠儿(第6/11页)

最近发现在古柯消耗量大的地区存在比率相当高的违法犯罪行为。我们还发现,文盲人口的比率同古柯叶子的年消耗量之间存在着联系——80%染上古柯瘾的人,他们的智商都低于正常水平。

《经济植物学》5(2)145.52,1951

好吧,这么说嚼古柯的人大多不识字。可是,这难道就意味着他们不识字就是因为古柯?难道该责怪的不是他们受教育太少的事实吗?古德雷斯.诺列加的狗屁逻辑在他谈论智商问题的时候就更荒谬了:要是这些印第安人不识字,那他是怎么测试他们的智商的?根据他自己的描述,他运用的“比纳智力测验”——一种书面测试方法——告诉他印第安人的“智力系数非常低”。这也许并不令人吃惊:正如他说的那样,他们不识字:他们读不懂这些问题。作这种测试,要是他们的智力系数(不管到底是什么)不是零而是其他任何数目,那才是怪事呢。

古德雷斯.诺列加在报告的末尾还发出了惊人的致命一击:

一般说来,嚼客表现出感情迟钝或冷漠,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缺少意志力,注意力低下。他们非常多疑,害羞,不爱交际,遇事犹豫不决。进一步发展下去,他们中的许多人会变成流浪汉。

《经济植物学》,5(2)145.52,1951

最后,又是老调重弹,与犯罪联系起来:古柯等于犯罪。诺列加在这里没有揭示的是——尽管他后来在别的地方承认——他的研究对象事实上全部来自利马中心监狱。他百分之一百的研究对象都是从一家监狱里提取的,这样就保证所有的人都是“流浪汉”(后来有人透露说他的可卡因嚼食者“精神失常”的例子来自于利马中心精神病院)。按照这个标准,他甚至能在喝水的人和犯罪行为之间建立起因果联系来。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认真地对待他的文章。毕竟研究古柯的专家少之又少,而这种植物又即将登上世界舞台。

1946年,在刚刚成立的联合国的一次会议上,苏联指责几家在秘鲁运营的美国采矿公司通过用古柯而不是用钱来支付报酬的方法剥削印第安人。美国的代表感到非常尴尬,因为他们发现苏联人说的是实话:许多公司,包括巴思科铜矿公司在内,的确是用古柯来支付印第安人的工资。当然,这个传统可以追溯到印加时代甚至更早——古柯是一种具有普遍价值的物质,可以用来同其他产品进行物物交换,而且与现金相比,印第安人还是更喜欢古柯。俄国人对美国人的解释不感兴趣,毫不客气地拿他们在秘鲁的采矿贸易同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进行类比:他们说,这两种情况都是先进的国家通过向落后的国家输入麻醉品来对之进行控制。这种行为必须停止。它当然停止了下来,但是已经造成了伤害:不但所有的新闻都在讲古柯,就连秘鲁也被迫严肃地回顾自己的历史。联合国大会同古德雷斯.诺列加之流的信仰宣传活动结合起来,很快便取得了成果。

秘鲁驻联合国代表在四月二十二日向麻醉剂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提议,建议成立一个国际委员会来研究秘鲁的古柯问题。联合国很快成立了一个“联合国古柯叶子调查委员会”,这时玻利维亚意识到秘鲁将要得到专业帮助,便同样邀请这个委员会去检查玻利维亚的情况。

你也许会希望联合国的委员会至少能够稍微做到不偏不倚。那你可要失望了。事实上,这个新成立的委员会的主席霍华德.B.方德(当时制药业的巨头保威公司的副总裁,哈瑞.安斯林格的私人密友)到达利马时对这一点并没有明确表示。方德走过停机坪时,《商务报》的一名记者上前同他搭话。记者想知道,主席先生是否有时间回答几个有关他新任务的问题?当然有时间。《商务报》想了解什么?接下来便是这样的:

问:您认为嚼古柯的习惯对秘鲁山脉的居民有害吗?

答:绝对有害。

《商务报》,1949年九月十二日,引自“好古柯,坏可卡因”,R罗曼洛,《社会科学在欧洲上演的滑稽剧》,XXI,64,1983

要想知道联合国委员会是否公正并不困难,因为它的主席对自己的研究项目毫不掩饰地表示了极大的偏见,还没有踏上初步的寻找事实的之旅,他便迫不及待地向新闻界透露此次调查的结论。由此看来,这个委员会最终在1950年拿出了一份对古柯表示反对的报告毫不令人吃惊。这份报告称,秘鲁超过一半农村人口——秘鲁和玻利维亚所有居民的四分之一——都是瘾君子。联合国古柯叶子调查委员会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强调说,要改善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就“必须限制古柯生产”。它还总结说,为了改善他们的经济地位,就必须对印第安人征收古柯税,如果他们不交,就必须制订法令来对付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