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谁当其罪谁其贤 第六节(第5/10页)
很快,这三千人马成为宋军围歼的目标。兵马众多的部族属国军,虽然惧于韩宝的余威,不敢逃跑,却各自以族落为单位聚集在一起,虽也在战场上东驰西骋,却只是远远与宋军往来放箭,偶尔刀剑相交,也是一击即走,不肯与宋军拼命。即便是一些倒霉被宋军缠上不放的族落,也毫无战斗的勇气,轻易的被宋军击溃,莫名其妙的死去。
这种情况,的确是无法解释的。
同样的是这些人,也许在别的场合,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勇气,不会逊于任何人。但是,此时,纵使是死到临头,他们也不愿意去拼死战斗。没有人愿意挡在友军的前面,每个人都心存侥幸,以为自己是可以逃得性命的那一个,人人都害怕成为别人的挡箭牌……也有少数死忠于大辽的部族殊死苦战,但是,面对着身边各自心怀鬼胎的友军,他们不仅仅是独木难支,而且连一般将士的心态也受到影响。他们与得势不饶人、越打越兴奋的宋军苦苦周旋着,一面愤怒的咒骂着、诅咒着,一个个战袍几被鲜血与汗水浸透,然而,他们的处境却越来越艰难,身边不断的有袍泽战死,这让他们更加的愤怒与不甘。
站在战场之外,可以看见,两军中军交战的战场,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而耶律乙辛隐的三千宫分军,便是漩涡的中心。在这个漩涡中,双方不断的冲杀,彼此纠缠在一起,不断的有人战死,鲜血混入已被踏成泥浆的雪地里,驮着主人尸体的战马在如修罗场一般的战场上,怆然悲鸣……在漩涡中心,辽军兵马越来越少,而赤红色的宋军,却仿佛越来越多。
此时,辽军中军大旗之下,自韩宝以下,两千骑文忠王府宫卫骑军,每个人都知道,败局已定。
他们已是这片战场上,大辽最后的生力军。
在这样的时刻,没有一个人动摇。
暂时已经没有人敢从战场上逃跑,这两千契丹铁骑,大都已经下马,整齐肃穆的倚马列阵而立,许多人在默默的擦拭着自己的武器。
不知从何时起,韩宝的脸色也舒缓了许多。他一面观察着前面的战斗,突然抬起手中的狼牙棒,指向混战之中一个左突右驰,勇不可当的宋将,向左右问道:“诸公,可识得那个宋将是何人?”
他身边已经没有大将,只剩十余名偏袏将领,还有几名文忠王府宫分军骑将,这些人,没有人认得几个宋军将领。众将尽皆瞠目望着韩宝,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来。
韩宝扫视众人一眼,却也并无责怪之意,只是转头对身边持角的骑士说道:“吹号角罢!”
那骑士躬身领命,立刻,“呜——呜——”的角声,再次在滹沱河的北岸响起,两千宫卫骑军,开始迅速的骑上战马,取出大弓,拔出长刀。
一阵凛烈的朔风刮过大地,韩宝看了众人一眼,挥起手中狼牙棒,厉声喝道:“诸公,且看韩某取宋将首级!”说罢,大吼一声,一骑当先,冲向战场。
“杀!”“嗷!”“嗷!”“嗷!”“取宋将首级!”“取宋将首级!”“杀!”
顷刻间,两千契丹铁骑吼叫着、喊杀着,紧随着韩宝,杀进战场。
紧接着,宋军中军大阵的高地上,所有各色大旗,突然一齐挥动,所有的战鼓全部被敲响。
立时,宋军右翼,慕容谦拔出佩刀,率领余下的骑兵,杀向战场;宋军中军,贾岩接过部将递来的长枪,率领直属亲兵,大吼着杀进战场;宋军中军步军却月阵,在战鼓声中,阵门全开,何畏之、和诜、褚义府诸将,纷纷自阵中杀出,在他们身后,是雄武一军与镇北军一万八千余名步军……不复列阵,漫山遍野的杀向战场。
此时,战术已经没有意义。
首先覆没的是萧垠部。
早已是强弩之末的萧垠一部,在武骑军与横山步卒的夹击之下,虽然拼死力战,但终究是寡不敌众,最终被宋军淹没。然后武骑军与横山步卒立即合兵一处,与姚雄横山蕃骑合击萧垠。可怜萧垠,在大辽也是赫赫名将,却战殁于乱军之中,杀死他的,不过是武骑军与横山步军的几个无名小卒。为了争抢萧垠的首级,十几名宋军大打出手,最终,萧垠的首级落入一个叫李威的武骑军守阙忠士之手——战后论功行赏,凭此首级之功,李威竟被超擢九级,由一个不入流品的节级,一举升至正八品上的宣节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