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书札卷十六(第4/14页)
复彭雪琴 咸丰十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润帅之病,希庵谓其神清而志不懈;来示谓去污乃能生新。大局似可无碍。然总求早一日止血,乃早一日放心。此番援贼伪璋、伪辅等由英山上犯,二汉已有准备否?德、随两军站得住否?总望各处稳慎,润帅不因郁增病,庶日有转机耳。
复左季高 咸丰十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玉体小有不适,至以为念。日来已大愈否?士卒病者次第就痊否?祁门疫气流行,婺源尚无此否?鄂之南岸八属已无一贼,成、蒋等又可北援,或足支持。安义、建昌失守,养素败挫,江西省城震动。弟檄鲍军援江,十九日已抵浔城。因往返请示耽阁,二十四日当可进兵。鄂贼全回江境,势颇浩大,不知春霆能料理肃清否?
金、铅、贵,弋一片逆氛,玉山又已被围,省城及屈、钟屡请贵军拨援。弟以贵军春夏太劳,欲且休息五、六、七三个月,待至秋高鹰起,乃始作势一击,故咨批皆未允准。请阁下趁此无事之时,将新者募足万人,旧者加意将养。如天之福,事机顺利,鲍公能将忠逆一股驱至赣水以东,由抚、信归并皖、浙,则霆军当在信属休息,而贵军可由广德州东出。若义旗能先指苏境,则弟稍可对吴人,而公亦不辜海内之望。若忠逆一股不清,则贵军仍当回翔于二十一县之间耳。安庆贼仍无走意,不知有他变否。
致胡宫保 咸丰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
昨日奉呈一函后,即谨纂《箴言书院记》,今日始就。久疏笔墨,机轴太生,殊无是处,只辜盛命,另纸录呈。日内仍当以行书缮写寄政书院。“条约”以鄙意签改数则奉缴。
春霆以昨日到东流,备言不剿江西而赴下游,系奉尊函令扎集贤之故;又与舍沅弟情谊甚笃,不忍令其吃亏;又多帅商援挂车,孙守求援太湖,皆盛言贼势浩大,情词迫切云云。侍因怀、桐无事,已令其捩舵回浔,今日全部行矣。
尊恙少愈否?既请开缺,总求无以时艰萦念。敝恙虽末疾,然遍身无一完肤,亦大苦事。徽州克复月余,而全无居民买卖,恐不易守。
复李希庵中丞 咸丰十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鄂之南岸一律肃清;北岸得金、刘围攻于上,成、蒋雕剿于下,应可渐殄逆氛。润帅病势未愈,至为系念。江、楚、皖、豫诸将帅,惟润帅能调和一气,联合一家。鄙人虽有联络之志,苦于才短性懒,书问太疏,遂不能联众志以勤王事,合群力以贯金石。至于察吏理财,拙才更逊百倍矣。万一有它,四省大局,实虞其散。
《箴言书院记》昨已勉为纂就,二十七日交润帅来丁带去。本欲将胡氏父子育材肫肫之意写出,奈久疏文字,机轴太生,不足以副润帅之望。
复刘印渠中丞 咸丰十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来函又欲另易二字,有似于降捐者。虽不敢议君子之不诚,而颇疑贤者之不恕。自处于谦而长人之傲,其谁服之?以后仍祈四字并捐。如有善政,彼此互相师友;如有过失,互相规诫。去称谓之浮文,求切磋之实益,何如?何如?
此间军事,近日无大变动。兹将六月十八日一折一片,抄呈台览,便可得其梗概。目下四眼狗纠合伪辅王、璋王、玕王暨捻匪等,由舒城、霍山窜至蕲州之张家螃,或再至黄州、德安蹂躏善地,或折回宿松、太湖,再由集贤关以援安庆,尚未可定。要之,鄂南八属一律肃清,湖北兵力已少纾矣。江西境内现有贼两大股:赣水以西为伪忠王股匪,蔓延瑞州、奉、靖、武宁等处;鲍军往剿,七月初当可接仗。赣水以东为朱衣点股匪,游奕金溪、弋、贵、铅山等处,无专支官兵往剿。芗泉若来,只须带勇三千,先与左帅合军。如办理得手,再令添兵独当一面可也。今岁欠饷极巨,水陆各军皆欠至六个月有奇。幸一律同缺,尚无苦乐不均之患耳。
复左季高 咸丰十一年七月初四日
贵部病者未愈,而悍贼遽来,军无见粮,旁无援应,至以为虑。幸大才应变无穷,当无他虞。
厘金告示及章程读悉。屯溪亦拟于日内兴办,由皖南姚道会同祁门粮台作主。秋浦正派而有血性,志欲补救时艰,于台端向慕尤殷。诸事有相交涉者,望阁下扶翊而玉成之。歙县有街口、深渡两卡,绩溪有临溪一卡,即由凯章委员抽厘,专济渠军。它营皆欠饷五、六个月,老湘营独欠八个月,因湖南该两月未补也。凯放福建臬司,即当奏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