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阙斋读书录卷十(第6/10页)
《和游景叔月报三捷》。
元祐二年八月,禽西蕃首领果庄青宜结,槛送阙下。盖游师雄与种谊所定之谋,而谊与姚兕所攻破者。师雄有绝句四首,七律一首,山谷并和之。景叔,师雄字也。
《王圣美三子补中广文生》。
“囊书”句,当是馈以书籍,故曰“当赠钱”,“舍中犊子”句,《晋书》石勒之母曰:“快牛为犊子时,多能破车。”
《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
元丰中,导洛水入汴河,谓之清洛。首二句云者,谓山谷在汴京昼夜思王,犹清洛水之昼夜流下扬州也。
《同子瞻韵和赵伯充团练》。
“金玉”句,指赵谓宗室富贵之家而能自处于寂静也。“仙班”句,谓东坡与赵同在朝列也。两宫,指宣仁后及哲宗也。老臣,指文吕诸公。
《送顾子敦赴河东》第二首。
青牛,谓老子乘青牛。“车也”句,当谓功成名遂身退之语。
第三首:“行台无妾护衣篝。”
《汉官仪》:尚书郎人直台中,女侍史二人执香炉烧薰以从入,使护衣服。此句谓顾未携家往耳。
《次韵宋杼术宗僦居甘泉坊雪后书怀》:“马瘦三山叶打门。”
元稹《望云骓歌》曰:“胯耸三山尾株直。”山谷此句,用“官清马骨高”之意。
《次韵宋楙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观翰林公出遨》:“还作邀头惊俗眼。”
蜀人好游乐,谓成都帅为遨头,此借用。
《次韵张昌言给事喜雨》。
笫五句,谓朝廷以旱故减常膳。第六句,谓遍走群望以祷雨。
《次韵奉酬刘景文河上见寄》。
归鸿,用雁寄书事。石友,指刘。潜郎,山谷自谓。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绍圣二年山谷年五十一岁,以国史事为蔡卞所中伤,谪黔州安置。与其兄元明出尉氏许昌,出汉沔,趋江陵,上夔峡,四月二十三日到黔州。后元明别去。
《赠黔南贾使君》。
“春入”二句,任注谓皆言故园无主之意。国藩以为此诗盖送贾出行者。山谷放臣,既少欢惊;贾又出巡,城中无主,故待贾征还日,莺花梨枣皆有主耳。
《次韵奉答少激纪赠》第二首。
少激,登元祜三年进士第,时东坡知贡举,山谷为其属,颇有师友渊源。自绍圣改元,东坡谪窜,时去而势移矣。三四句,言蜀国凄怆。五六句,言交旧雕疏。少激与坡皆蜀人,故因坡贬而言蜀中苍凉之状。
《次韵马荆州》。
马城,字中玉。山谷自馆阁迁贬,故以刘向自比。荆州,即汉之南郡,故以中玉比马融也。
《赠李辅圣》。
三句,谓将逐冥鸿而远引。四句,谓不复浮沈京洛风尘间也。
《和高仲本喜相见》。
南浦,山谷自蜀放远过万州,曾见仲本,万州即唐南浦郡。
《和中玉使君晚秋开天宁节道场》。
徽宗以十月十日降诞,为天宁节。开启,盖九月十日。
《新喻道中寄元明用觞字韵》。
山谷以崇宁四年四月省元明于萍乡,同住十五日而去。任注以为别后所作。然“获稻”殊不类四月间事,未知其审。末二句指元明送山谷至黔中时事。
《湖口人李正臣蓄异石九峰东坡先生铭日壶中九华并为作诗云云》。
末二句,言壶中九华石虽为人偷取,而石钟山则不能偷去,犹可听其音响。
《次韵德孺五丈惠贶秋字之句》。
三四句,言未应鬓发遽白,岂不见有却老之丹砂邪?末二句,言区区忧国之心,徒过计耳。
《宜阳别元明用觞字韵》:“老大永思堂下草。”
明月湾、永思堂皆在双井堂,在先墓之侧,故以永思为名。
《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三首》。
第一首锁江主人、第二首江津道人、李侯皆谓李任道也。任道名仔,本梓人,寓居江津。第三首“经术”二句,指当世诵法王氏之学者。抱关,用萧望之事。
《罢姑熟寄元明用觞字韵》:“追随富贵劳牵尾。”
《太玄经》:“勤首日劳牵,不于其鼻于尾弊。”范注曰:“牵牛不于鼻而于尾,故劳弊。”
《送刘季展从军雁门》第二首。
代州五台山有仙人迹,石岩出美石,金刚窟出药草。三句五句,皆承石言。四句六句,皆承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