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阙斋读书录卷十(第8/10页)
此由判建康府改判隆兴府,道出望江。隆兴,今江西南康府也。
《送刘改之东归》。
五六句言迹今虽在斜谷,情已若出玉关也。
《八月二十二日嘉州大阅》。
王炎辟先生干办公事,是时当随王至嘉州。
《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远客岂知今再到。”
先生自蜀归,迁江西常平提举。江西水灾,出峡后,舟过荆州武昌,自九江登岸赴南昌,故经过东林寺。先生昔尝判隆兴府,故曰今再到。
《过采石有感》。
先生至江西不久,即召还与祠,又出江,自小孤金陵至浙江还家,故过采石。
《归云门》:“微官行矣闽山去。”
《宋史》先生本传但载自江西召还与祠,即起知严州,不载闽山微官之事。
《奏乞奉祠留衢州皇华馆待命》。
先生自建安至铅山至玉山、常山,遂达衢州。
《行至严州寿昌县界得请许免入奏仍除外官感恩述怀》。
先生自蜀归山阴后,一出官于建安,再官于抚州,自抚州谢事后至高安一行,又还至严州,得免人奏之命,从此又归山阴矣。
《临安春雨初霁》。
先生还自蜀中,一为江西常平,即归山阴数年,今始人朝,旋即还山。此诗之末句已决矣。考其时:当在孝宗淳熙十三年丙午之春。
《纵笔》第三首:“行省当年驻陇头。”
行省,谓蜀帅王炎辈开幕府于陇蜀。
《感愤秋夜作》。
此诗已自严州谢事还家矣。
《舟中大醉偶赋长句》。
三句,谓初离严州。四句,谓已归山阴也。
《醉中浩歌罢戏书》。
此时解军器少监之职,又回山阴矣。
《自局中归马上口占》。
先生自绍熙元年还山,家居十有三年。至是嘉泰二年,以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及三朝史未就,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免奉朝请,寻兼秘书监。明年,书成致仕。
《舟行钱清柯桥之间》:“逾年梦想会稽城。”
先生以壬戌六月十四日入都门,癸亥五月十四日去国,中有闰月,相距恰及一年,至是又归山阴。
《和高子长参议道中二绝》:“共忆扁舟罨画溪。”
罨画溪,在越州思乡也。
《恩政堂东轩偶题》:“唤起十年闽岭梦。”
先生尝为福州宁德主簿,故曰“闽岭梦”。
《游仙》。
罗涧谷选放翁诗,有《游仙》七古一首,即飘飘、初珥、玉殿三绝句合成者。
《赠道友》。
凡游仙及学道诗,都无事实,缥渺恍惚,语在可解不可解之间。太白最多,放翁亦屡为之。此末二首,又似先生自述之词。
朱子文集
《戊申封事》。
此篇正文一万一百一十字,公之自注、夹行书写者又二千九百一十四字。北宋之万言书,以苏东坡、王介甫两篇为最著。南宋之万言书,以公此篇及文信国《对策》为最著。文章则苏、王较健,义理则公较精。篇中约分四节:第一节,言所以不上殿入对而仅陈奏封事之故。第二节,陈大本一端。第三节,言急务六事。第四节,辨驳当时士大夫四说。第三节所指各务,皆切中时政之得失。其戆直殆过于汲黯、魏征,其气节之激昂,则方望溪氏以拟明季杨、左者,庶几近之。他人谏其事,公则格其心。他人攻君之失,公则并纠大臣近臣之过。第二节、第四节所论,皆本其平日读书学道深造有得之言,实有诸己而后以献诸君。初无一语取办于临时者,此非文士所可袭取也。惟过于冗长,似一笔书成,无修饰润色之功,故乏劲健之气、铿锵之节。其逐段夹行分注,以达未尽之意,似不可以为训。第四节辨驳四说,似不宜羼入此篇之内,学古者不可不知。
“往者渊觌说扦之徒。”
龙大渊、曾觌、张说、王抃,皆以近习而至卿相。
“独有前日臣所面奏者。”
所面奏者,即内侍甘舁也。
“岂有一毫爱戴陛下之心哉。”
方望溪谓朱子封事,虽明季杨、左之忠直敢言,无以过之,当即谓此等处耳。
“是以除书未出,而其物色已定;姓名未显,而中外已逆知其非第一流矣。”
此等语实甚戆直,孝宗以其为贤者而优容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