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阙斋读书录卷十(第4/10页)
《走答明略适尧民来相约奉谒故篇末及之》。
“省庭无人与争长”:唐宋进士日省试。韩公诗:“下驴入省门”。此云“省庭”,皆指试进士言之。”比邻著作相劳苦”:指尧民也。
《答明略并寄无咎》。
“已得樽前两友生”:谓尧民、明略。“更思一士济阳城”;谓无咎时在济州也。嗣宗,谓无咎之诸父,以无咎比阮咸也。
《次韵呈明略并寄无咎》。
“一夫鄂鄂独无望”四句,言举世混浊不清,是非不明,故但当拄笏看云,不问荣枯耳。后忽幻出一梦,梦与二子对酒,奇甚。
《再答明略》第一首。
“读书糊口”,言不能有为于时也。“南箕北斗”,言故人各在天一方也。“当时”四句,言良友远别,不复向时人索知音也。
《次韵孔著作早行》。
“但问无恙”者,言过家不遑久处也。“何意”句,言更不能过访亲长也。韩文以孔戣之白而长身类孔子,山谷此诗以孔著作之好古发愤类孔子。史注云:“先言明经使者,又言北行河决,盖比之汉平当也。”平当以明经为博士,又以明经《禹贡》使行河。
《次韵无咎阎子常携琴入村》。
山谷尝写《梁父吟》,跋云:“武侯此诗乃以曹公专国,杀杨修、孔融、荀或耳。”此用《梁父吟》,亦跋中之意也。“村村”四句,咏入村也。晋石崇及卫瓘传,皆言饭化为螺谷。“成螺”句,借用以言谷已坚栗也。公子,谓晁氏之群从也。
《赠张仲谋》。
首二句,山谷自言近状也。平日出门极少,今张君遣骑来迎,故往张氏,尽醉极欢。
《送薛乐道知郧乡》。
首八句,叙昔年交好,重以婚姻,近年同居京师也。“城头”四句,叙送薛出都。史注云:“无玉佩以赠送,而徒折柳,与千里驹不相称也。”国藩疑“不”字有误,或作惭对千里驹耳。“念君”以下九句,论其到官后饮酒奉亲行孝。至末六句,嘱其过南阳问讯谢家也。南阳,汉之南都、宋之邓州。山谷继室,南阳谢师厚之女。诸谢,谓公静、公定辈。
《对酒歌答谢公静》。
“南阳城边”十句,言雨雪严寒,小民贫饿可忧。而又以不居其位,忧亦无益,故作宽解之词。青童之辞,盖有劝以枉尺直寻致身通显者,而答以但当饮酒,诡辞谢之也。
《谢公定征南谣》。
熙宁八年,交趾入寇陷钦、廉、邕三州。神宗以赵卨为招讨使,郭逵为宣抚使,讨平之。而费钱帛甚多,二广之民大困。标枪大盾,南蛮所执之军器也。合浦,廉州也。晋兴,邕州也。后汉永和二年,日南徼外蛮反,李固荐张乔、祝良为刺史、太守,募蛮夷自相攻,岭外悉平。
《送刘道纯》。
刘格,字道纯,刘恕道原之弟,为司马温公、苏东坡所知。道纯时当为铜陵主簿,故首四句云尔。七八句,谓道纯对众人自神王,而众人则以白眼向之。“皆朱颜”句,谓长醉不省事也。阿翁,谓刘凝之。子政,谓道原也。诸儿,曰羲仲,曰和叔,曰秤。
《次韵子瞻春菜》。
“莼丝色紫菰首白”:“菰”与“苽”同,雕胡也。“晾雷菌子出万钉,白鹅截掌鳖解甲”:万钉,喻菌子之形。鹅掌、鳖甲,喻菌子色与味。“软炊香杭煨短茁”:短茁,笋之初出者。
《次韵子瞻与舒尧文祷雪雾猪泉倡和》:“老农年饥望人腹。”
按:《说文》:“望字从臣,月满也。望字从亡,望其还也。”《庄子》:“无聚禄以望人之腹。”谓无禄以满人之腹,当取盈满之义,不取盼望之义,当从臣,不从亡。山谷曰“年饥望人腹”,盖误用《庄子》耳。闵雪,用《谷梁》“闵雨”字。岂云,犹曰岂止。得微,犹云得无也。“宁当罪系葛陂渊”句,后汉费长房曰:“东海君有罪,吾前系于葛陂,今出之,使作雨。于是雨立注。”齐博士,指舒尧文,时为教授。“请天”二句,尧文告龙之词。尔,指龙也。从公指东坡也。
《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宁山水图》。
首四句,叙昔在京师见许作画。“异时”至“非笔力”十四句,叙许曾在黄家作画。先君、我君,似皆指山谷之父。史注云:“张京兆,疑是张乖崖。”自“自言”以下至“市尽倾”,叙许自言在蜀画八幅山水,而黄家在汴梁以十万钱购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