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阙斋读书录卷四(第7/15页)

律饬胡巫,言先单于怒曰:‘胡故时祠兵,常言得贰师以社。”

巫者往往托神言以惑人,故托为先单于之言,欲杀贰师以祠社。

“虽空行空反,尚诛两将军。”

谓诛虎牙将军田顺、祁连将军田广明也。

“固已犁其庭。”

犁,读曰剺。剺,剥也,划也。犁庭,犹云剚刃匈奴之庭也。

“三垂比之悬矣。”

兰垂,谓东西南三边,比之北狄,相去悬绝。

“因以兵迫协,将至长安。”

将至者,挟以俱至也。

《西南夷传》:“皆弃此国而关蜀故徼。”

谓以蜀之故徼为关,闭而塞之,不复通五尺之道也。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多绝,谓往往隔绝。如湘漓之间,当时无李渤之斗门,即隔绝也。

“诚以汉之强,巴蜀之饶。”

汉强则夜郎畏威,巴蜀饶则夜郎贪利。

“会越已破,汉八校尉不下。”

不下,谓八校尉击且兰而不能下也。适有郭昌、卫广之兵因并击且兰。

“滇王始首善。”

首善,犹云响善。吉滇至是始内响也,师古失之。

《南粤传》:“凡三辈上书谢过,皆不反。”

不反,谓汉留之而不遣也。

“立明王长男粤妻子术阳侯建德为王。

明王长男者,言婴齐之嫡子也。粤妻子者,言其母家在本国,异于中国,樛氏女也。术阳侯,其封邑。建德其名。

“故其校司马苏弘得建德。”

故字疑衍文。

《闽粤传》:“因立余善为东粤王。”

东粤已举国徒江淮之问,其地空虚,故复立余善为东粤王。

“及故粤建成侯敖与繇王居股谋。”

繇王居股,当是繇王丑之后,传中漏未叙明。居股后封为万户侯,则是粤闽亦比于内诸侯。两粤皆墟矣,传中亦漏未叙明。

《朝鲜传》:“朝鲜王满燕人。”

满姓卫,朝鲜自箕子后传四十余世,至准始称王,卫满击破准而自王也。

“独左将军并将战益急,恐不能与。”

不能与,犹易与耳之与。

《西域传》:“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

南山中隔大沙漠,度漠又数千里,始抵汉南山,疑不属也。

“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

南山即今云哈朗归山、尼莽依山。”

“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

北山今云腾格里山,即天山也。

“都护治乌垒城。”

乌垒城,在今哈喇沙尔之西,地名策特尔。

“精绝国,王治精绝城。”

今喀喇沙尔之正南不过四五百里,即大戈壁矣。汉精绝国在乌垒之正南二千七百余里,意汉时固无戈壁,抑度戈壁而南,在今青海之西北与?

“上乃以乌孙主解忧弟子相夫为公主,置官属侍御百余人。”

解忧同母弟之子,名相夫者,侄从姑也。

“汉立其弟末振将代,时大昆弥雌栗靡健。”

健,强盛也。亦犹上文云大昆弥弱。师古注曰:“弱,幼小也。”

“国中大安,和翁归靡时。”

“和翁归靡时”为句,则甚不词,和当为如字之误也“虽不指为汉,合于讨贼。”

“合于讨贼”云者,谓合于春秋讨贼之义。翎侯能为其君报仇,故褒之。大禄等不能护卫其君,故贬之。

“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竟师”。

言破车师城,因敌之粮,其食本至多,然苦于道远,士卒自载者无多,归途未竟而粮已竭。

“乃者以缚马书,偏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

缚马书,即军候弘所上之书也。

“匈奴使巫埋牛羊所出诸道及水上以诅军。单子遗天子马裘,常使巫祝之。缚马者,诅军事也。”

引牛羊诅军、马裘巫祝二事以明缚马亦不过以诅军而已。上文或云马,或云不祥,或云见强,皆非也。

“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凶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

募人送使以还匈奴,若所募之人不辱命,则归来宜受封侯之赏。汉与匈奴本积忿怨,是以封侯之赏报忿也。

“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