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这一次,是真的走到岔路口了(第16/18页)
按心理学,穷人乍富之后都比较重视面子,所以我们到处做面子工程,韩国人则是在面部到处做工程,毕竟手术刀比钢筋能省不少材料。作为受罪的回报,2009年中国当了一年世界第一大造船国之后,2010年韩国的造船接单量又超过了我们。船上的零件个头都很大,一个大型船用柴油机汽缸有二层楼高,造这些大家伙用的机器自然个头更大,用的钢铁自然也更多。这些巨型机器中很多我们还没有,就算有的,韩国人攒出来的时间也比我们更早,经验积累和技术积累自然就比我们更多。咱们自己都知道中国货小毛病多,做产品都是熟能生巧,经验积累不足。外国用户也不傻,用了两年中国船之后,没准又觉得还是多花点钱买韩国货踏实,这也是人之常情。
当然中国是大国,犯不上这么玩命,我们真玩命的时候,就是没工业也能打跑美帝外加十五国联军,现在有了工业,安居乐业才是正道。我们也必须承认,中国的房子确实也不算便宜,原因大家都明白,房价高是因为地价高,地价高是因为卖地财政,卖地财政是因为什么呢?
我们的人均住房比20世纪90年代增加了一倍多,住房多了,就有更多地方摆衣柜,就会想买更多衣裳,就会有地方摆大电视、大冰箱,家里东西多了,就要求有更好的社会治安,更好的市容环境。家里有了电视电脑,我们就知道该找欧美日攀比点什么,政府得提高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水平,这些钱都得财政出。
我们盖房用的钢铁比较多,造机器的速度相对就比较慢,相应地赚钱就慢。赚钱慢,政府就收不到足够多的税满足财政开支,只好卖地皮补窟窿。卖地皮并不是划一块地直接卖掉就行,还要往上铺交通、水电、燃气、通信这些基础设施,现在的人生活标准高,还得有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热力系统,哪一样都得上亿,这还不算一公里造价好几亿的城铁、地铁。现在城市边上的地都卖得差不多了,新开发的地皮离市区越来越远,现在房子周边不通城铁的都不好意思发广告,以后可能还得通高铁。
就算是二三线城市,开发区就在市区旁边,但是原来城市的基础设施容量也不够,还需要修新的。基础设施的成本高了,卖地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政府的地是卖给开发商,开发商买新地皮的钱是从卖房里来,地皮涨价就得提高房价,房价太高了,买的人就少,买的人少了,就得进一步提高房价。
大家都希望房价降下来,我也一样,不过中国的房价高其实都是高在扩建城市上了。眼下中国还有一半人在农村,扣掉在城市里打工的农民工,差不多有40%的中国人在农村自己盖房,农民盖房用砖瓦,钢筋不多,以前城市里盖的6层砖混楼钢筋用得也不多,按现在的国家标准一平方米也就30公斤钢筋。
所以说,我们人均3吨钢还能有30平方米房子住,其中有一半是从农民、老工人的房子里省出来的。像韩国、日本的东京湾人均住房都只有中国人的一半。苏联地方那么大,人均住房也只有19平方米,这几年俄罗斯房价飙升,人均住房才增长到二十几平方米。而且俄罗斯人均住房是虚数,很多中亚、远东和内陆工业城市因为经济衰败,人口外流,几乎成了死城,成片的住宅区空在原地,面积还算数,但水管、暖气管早已经冻裂、锈穿了,那些地方的居民不想冻死就得挤进莫斯科、圣彼得堡,把当地房价抬到了全世界前十名之内,把房子租出去的莫斯科人、圣彼得堡人干脆拿着租金跑到三亚、海口买房养老。苏联垮台不只毁掉了国,也毁掉了国民的家。
现在中国的城市化率在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要进城,或者被进城,不管是哪种,最终是要住楼房,在工厂、公司、商店、机关事业单位里上班。他们要用的钢铁,包括铜铝锌镍等等其他资源,我们做城里人的只好加倍还给人家。
因为有了这个需求,这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迅速提高,我们的钢产量也暴增到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虽然一些经济学家担心这样会带来产能过剩,不良资产增加,不过人就一辈子,现在的经济学理论连西方自己200年来的工业化进程都没说明白,也没说明白眼前的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让我们几亿人为了这些理论而干等着呢?13亿中国人不能等他们饬清楚再发展,还是抓住工业,钢铁在手才能心里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