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这一次,是真的走到岔路口了(第14/18页)
在欧洲人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同一个时代,我们还在用土高炉炼出来的劣质熟铁修建窄轨铁路,铁路上跑的是只有十几马力的28吨小火车,几乎全部是用生熟铁,靠手工敲敲打打出来的。
但是这些拙劣的小铁路却可以把更多土煤窑里挖出的煤,土矿井里挖出的贫矿石送到土高炉面前,让这些用黏土和砖建造的土高炉、土平炉炼出更多的生熟铁和劣质钢。这些钢铁虽然劣质,但至少可以做成铁箍和支架,把2米多高的土高炉加高到10来米,生产出质量稍好的钢铁。
更多更好的钢铁可以制造板材、大型铸件和铆钉,土高炉变成小高炉,小高炉变成中高炉,中高炉变成大高炉……更多的窄轨铁路,更多的制砖机、鼓风机、抽水机、锅驼机(农用蒸汽机)也在中国的县乡小工厂中被制造出来。国有的大中型工业则始终在为这些县乡小企业提供他们造不出来的轴承、阀门、开关、动力机械这类关键部件。终于有一天,这些原始机械工业积累到了能建造简易化工设备的程度,中国的农村开始普及化肥。化肥普遍采用则让大量农民有了余粮和闲暇,中国则靠着从农业中解放出来的农民成功进行了改革开放,走上了工业化进步的快车道。
欧洲人有上百年的工业化积累,即便“二战”把欧洲炸了个稀烂,可工程师、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大部分还活着,一抓一大把,而且都有现成的经验,只要把这些人组织起来,拿出一点启动资金,让自己的工业体系重新转起来,就可以重新开始积富积强,美国人在“二战”后搞了一个“马歇尔计划”,向欧洲各国援助了130亿,美国人本来是想通过援助在经济上控制欧洲,这个在后面还会说到,让马歇尔没想到的是,如今欧盟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
我们当时又没钱,又没人,只好自己摸索,靠摔跟头积富积强,靠勒腰带省出本钱,现在看起来当年大炼钢铁有点冒傻气,不过对于一个亟待工业化的国家来说,这是通往煤铁复合体最近的路,摔多少跟头都赚了。大炼钢铁之后,我们还摔过无数的跟头,差不多是走一步摔一个跟头,一直摔到现在。
但是那又算得了什么呢?经过和欧洲变成欧盟差不多的时间,我们从当年村村冒烟、户户点火这么个起点,变成了现在这个“一切皆可山寨”的世界第一大工业国。虽然我们的汽车造得不如宝马、奔驰,但是起码我们的汽车产量比整个欧洲加起来都多;虽然我们还造不出空中客车,但我们的J-20绝对不比欧洲人的“阵风”、“台风”差;我们的北斗导航已经开始提供服务了,欧洲的伽利略系统还不知拖到什么时候;我们已经有了反卫星武器、反导武器、载人航天,欧盟还没有。作为一个工业党,我只想说,只要我们不背离对工业化的信仰,就没有人能玩得过我们中国人。
现成的“理论”测不准当下中国
现在我们已经不用修小高炉了,现在中国的钢铁产量占了全世界一半。不过这个第一才当了十来年,而且每年还要出口一部分,积攒起来的还不算多。有一个相应的指标叫“人均钢铁蓄积量”,这个指标,中国也就是3吨上下,欧美国家平均是10吨,是我们的3倍以上。当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还不到1吨。
这个数据直接影响到了大家的生活。现在女孩子找对象,丈母娘挑女婿都要有房有车的,很多小伙子正为此苦恼。
车是钢做的,一辆车差不多1吨,房子是钢筋混凝土的,一平方米房子平均要用60公斤钢筋,小两口考虑到很快会有宝宝,买一个90平方米房子,算上平均每人分摊的城市基础设施,住宅小区附属设施,还有商场、学校、医院、公交这些公共设施,用掉的钢筋正好和中国的人均钢铁蓄积量差不多。
极品的好女婿会有个大房子,比如200平方米,作为城市高级白领,将来小两口肯定一人一辆车,一个白领的人均钢铁蓄积量是8~10吨,和发达国家差不多,丈母娘都喜欢这样的女婿,比起嫁到国外,离娘家还近一点。
穷女婿就没那么多“铁”。混得不好的哥们儿要跟人合租一套房,一人十几平方米,外加一辆自行车,钢铁蓄积量1吨,这数据和印度的人均钢铁蓄积量一样,把女儿嫁过去等于嫁到了印度,丈母娘肯定一千个不答应。说到底钢铁是硬指标,对国家如此,对成家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