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兵败如山倒(下)(第29/29页)
[注1]毛森(1908-1992),浙江江山县人。浙江第八师範、浙江警官学校、军统杭州特训班毕业。抗战初期历任军统杭州分站站长、行动总队长、忠义救国军前进指挥所主任等职;1940年后任中美合作所东南地区指挥官;抗战胜利后任京沪警备总司令部第二处处长、浙江省警务处处长、上海市警察总局局长等要职。上海撤守前,曾主持捕杀中共地下党员三千人,并焚毁全上海户籍名册。上海陷共后,南下接任厦门警备司令,创立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布建一批潜伏电台。五十年代初期遥控指挥大陆十省近百支反共游击纵队、数十万人的敌后游击作战。
[注2]康泽(1903-1967),四川安岳人。黄埔三期、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复兴社创始人之一,历任军委会别动总队总队长、中央军校特训班主任、军委会政治部二厅厅长、复兴社书记长、三青团中央团部组织处处长。1948年任国军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官,七月在湖北襄樊兵败被俘。1963年4月被特赦释放。1966年8月31日被红卫兵暴徒围殴致重伤,11月死于秦城监狱。中共认为康泽是蒋介石的忠实信徒,也是蒋介石部属中最坚决的反共份子,至死不肯「认罪服输」。
[注3]刘茂恩(1898-1981),河南巩县人,保定军校六期毕业。初在其兄刘镇华镇嵩军任迫击炮团团长,后随兄投靠冯玉祥,任国民联军东路总司令。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四军军长、讨逆军第十一路总指挥、河南省政府委员、豫皖边区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第十三军团军团长、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豫西警备司令、河南省政府委员兼省主席、河南省警备总司令、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1948年6月20日共军猛攻开封,刘从省府西门突围。1949年4月携眷赴台,任总统府国策顾问。
[注4]董文琦(1901-1988),山东登州人。日本名古屋高等工业学校土木系毕业。历任吉林市政处工务科长、湘桂水道工程处处长、东北水利特派员、瀋阳市市长等。胜利后,奉命自苏军手中接收瀋阳市政,坚拒俄人企图侵吞日伪经营的七十多家大工厂,同时积极推动市政建设,兴修水利,增加粮食生产,以供剿共军事之需。东北陷共后,改任中央水利部顾问。1949年随政府撤台,自1950年起,受陈诚院长之聘,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廿多年,参与复兴基地建设。1972年5月,任总统府国策顾问。
[注5]刘毅夫,(1911—),辽宁瀋阳人,1929年在冯庸大学参加义勇军,九・一八后到北平创办救伤医院。抗战爆发后,历任军委会委员长驻空军联络员、军委会战地服务总队少将总队长;胜利后,历任本溪县县长、抚顺市市长、联勤总司令部服务司少将司长。赴台湾后任军事新闻研究会会长。着有《胜利之钥》、《空军抗战史话》、《空军史话》等。
[注6]士心,本名刘志。历任军委会政治部副官组组长、国防部军官收容总队少将总队长、川湘鄂边区绥署(主任宋希濂)所辖师长。
[注7]1955年8月27日余程万在九龙钻石山寓所死于警匪枪战,当时报纸称其因与劫匪博斗,不幸中警枪而死,劫匪逃走无蹤云云。时隔四十多年,退休之国防部保密局少将张某于弥留之际向友人坦承自己曾奉命赴港执行制裁余程万任务。余氏横死之远因係抗拒中枢命令错失反攻良机,近因係余氏在港不断辱骂蒋总统,引起情治单位震怒。
[注8]贺国光(1885-1969),湖北蒲圻县人。四川陆军军官速成学校,北京陆大四期毕业。在清军任陆军十七镇排长、队官;鼎革后在北洋军升至第十五军军长兼开封警备司令。1926年11月策动靳云鹏投向北伐军,后历任武汉卫戍副司令、武汉行营参谋长、军委会办公厅主任、训练总监部步兵监、南昌行营参谋长、重庆行营参谋长、委员长成都行辕主任、重庆特别市市长、宪兵司令、军委会办公厅主任、西昌行辕主任、西南军政副长官兼西昌警备总司令、西康省政府主席。1950年8月26日乘专机离西昌经海南岛赴台,是最后一位撤离大陆的省府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