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兵败如山倒(上)(第4/28页)

康泽
又过两天,接到通知,到官邸去出席一个会议。到时,看到除了蒋介石外,有蒋经国、郑彦棻、胡步日、谷正鼎、袁守谦、徐佛观、罗泽闿等在座。这个会议,讨论的事情是:党团合併后,计划把所有各级党团干部,由蒋经国主持召集训练。当天蒋介石只作一个决定:这个班的班址可以在中央训练团。
在这个会议完毕后,蒋介石叫我到另一间会客室问我:「你準备好了没有?」又说:「快一点準备,早些去。六十旅调到襄阳归你指挥,二0三师也调到那一方面归你指挥,还有八十五师和二十师,将来也可以调到你这一方面来⋯⋯。」我在中间插嘴说:「第三厅厅长罗泽闿还在那边,可否请他一道来,以免他经办时不接头?」蒋介石说:「可以。」我和罗泽闿一道到国防部第三厅。他对我说:「六十旅现在豫东补充,一时调不过去,调的命令,还不能下。二0三师师部在成都,一旅在陕南,一旅在鄂东,调到十五绥靖区的命令可以下,什么时候调得到,就很难说。川军的三个旅在湖北境内,这个命令可以下。」我听他这样一说,心中冷了一半,即是,只有川军三个旅和二0三师了。心裏很想不干,但感到提不出口。
我为了便于指挥和拉拢川军,我接受陈春霖(当时任国防部副官局长,已成为陈诚下面陆大系重要份子之一)的建议,找原刘湘部下的军长郭勛祺任副司令官,重庆行营第三处处长刘志宏(又名刘宗宽,係共谍)任参谋长,均经蒋介石核准。以后刘志宏未到职,我又决定以易谦(曾任别动队大队附、中央训练团政训班副主任等)任副参谋长,江鹏南(曾任特别训练班大队长)任第一处处长,董益三(黄埔六期,军统份子)任第二处处长,胡学熙(当时在中央训练团任大队长)任第三处处长,汤孝钖(曾在别动队及青干班任总务组长,当时我派他任高参)代理第四处处长,蒋光耀(曾在特别训练班任政治教官、四川温江等地任县长)任军法处长,宋新民(当时任汉口戡乱动员委员会秘书长)任新闻处长,燕德炎(曾在别动队指导组工作,以后在四川任县长、行政专员)任政务处长,傅良居(当时在湖北汉川任县长)任经济处长,汪荣(曾任特别训练班总务组长、贵阳市公安局局长、县长)任总务处长。
我和郭勛祺、胡学熙、江鹏南、董益三、蒋光耀、宋新民等于一九四八年一月三十一日坐军用飞机到老河口。第二天(二月一日)由老河口到襄樊。
勉强到职惴惴不安 部队不全问题多多
到襄樊后,先到一六四旅旅部,然后过河到襄阳司令部(借驻襄阳师範)。我的第一个印象:老河口是在戒严状态中,驻防老河口的一0四旅,全是新兵,逃亡甚大,战斗力是说不上的。襄阳与樊城,分别驻有二十三旅与一六四旅。据说,二十三旅(有两个团兵力),装备颇优,战斗力颇强,惟骄气逼人,纪律甚坏;一六四旅装备极劣,只有四个步兵营,战斗力说不上,是从鄂西自由行动开到这裏来的,惟对老百姓的态度较好。
第二天,我即在司令部开始办公,召集联合会报。出席人是:司令部科长以上,部队团长以上,地方专员、县长等。我在这第一次会报中,发现摆在面前的几个问题:第一是军民感情恶劣,为了柴草麸料和工事材料,军队叫苦,地方上怨恨军队强买;第二是军政关係恶劣,也是为了柴草麸料和工事材料的问题。
当时武汉行营规定十五绥靖区的任务是:
一、守备襄樊;二、守备襄河河防(由老河口到锺祥);三、维护襄(阳)沙(市)公路的交通。我奉到这项命令后,即正式规定由二十三旅守备襄阳,一六四旅守备樊城。将襄河河防任务,分段责成驻在老河口的一0四旅,及二十三旅与一六四旅,配合地方保安团队分别担任。并由一六四旅派出一个营兵力,驻乐乡关,以加强襄沙公路的防护。
在南京见蒋介石申述意见 闻蒋责腐败并酝酿小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