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抚躬自问 痛定思痛(第10/19页)

蒋纬国
二、抗战期间美援华政策错误
美国以其雄厚的经济与科技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负自由世界兵工厂的重责,厥功实伟。但因为它在战略上决定先集中力量于欧洲以击败希特勒,所以亘战争全期,美国运往海外的作战物资,98%用于欧洲(包括对苏俄的援助)及北非战区;用于太平洋战区者仅为2%。而这2%中,大部份为麦克阿瑟元帅麾下美军所使用。中国战区所分配到的仅为其中的1%,亦即为美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付出总数的千分之二而已。更何况这千分之二中,还包括在华美国军事人员的行政费用。而且美国战时的对华军、经援助(租与借)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的1942年才开始,那时中国已经进入抗战的第六个年头了!但不意在大战辛苦地结束并获得胜利后,美国竟然以她优厚的经济潜能以其「给与不给」来威胁和要挟中国!期望压迫我中央政府执政党与中共组成联合政府。而当时的中共还仍是苏维埃的中国支党部企图赤化中国。真是雪上加霜,影响到整个中国的民心和士气。
战时美国众议员周以德在其国会中对此曾有公正的评论,他说:「如果我们决定先击败日本,而把98%的作战物资运到亚洲,请问英国能否存在?而俄国人又能守得住斯大林格勒吗?」战争末期曾在中国战区服役两年的魏德迈将军(Gen. Wedermeyer)也曾指出:「日本人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得手之时,已对它的战争潜力有了警觉。因而日本军阀提供优厚的条件与先父议和,但他坚持抗战到底!如果先父接受了日本的条件,日本人就可以从中国战场抽调150万大军去对付麦克阿瑟将军和尼米兹将军。」所以他说:「我所认识的蒋委员长是坚强的伟人,也是忠实的人。他忠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盟邦,决不背弃盟友。」(1975年4月,魏德迈将军追悼蒋委员长谈话。)如果说蒋介石元帅和他的军队不认真作战,那么当麦克阿瑟将军退到澳洲时,日本横扫太平洋,而「美国的太平洋舰队躺在海底」(美国前众议员周以德语),他为何不接受优厚的议和条件呢?若果真如此,日本不但可以抽调150万精锐军队转用于太平洋,且可得到中国广大人力与资源的支援,那对美国、对自由世界,可真是严重的灾难了!因此,在战争中期,他被推崇为世界性的伟大领袖。因为他领导中国军民不惜鉅大牺牲代价的艰苦抗战,与其卓越之战略指导,对自由世界实在具有决定性的贡献。所以我曾经以史家的客观立场,以严谨的态度说:「惟中华民国的蒋介石元帅才是伟人中国之伟人!」
三、美、俄联合协助中共军队发展,使国军战力逐渐落后
苏俄于〈雅尔达密约〉签订之后,对日本的作战却迟迟不肯参加。事实上直到1945年8月6日第一颗原子弹投掷到日本广岛之后,苏俄看準时机,突然于8月8日,也就是原子弹投到日本的第三天,日本决定投降的前两天,才正式对日宣战。同日苏俄三个方面军158万大军,西从外蒙、北从黑龙江、东从乌苏里江拥入我东北(日军之前进攻势基地)。其战力远超过日本关东军10倍。其部署一如1939年9月1日,德国希军攻波兰之态势,顺钟向转90度,以多重之钳形攻势,完成其战略目的!那显然不是为了对日本作战,而是要对付中国!当时日军在「关东基地」只有旧式小口径炮3704门、战车600辆和战斗机230架,而苏军开入者为新式战车5556、战斗飞机1444架和野炮26137门。而且在日本已经向国际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还将后贯部队拥入我国境!
俄军进入我国后,将100多万日本军民俘虏而去;又拆运了当年价值30亿美金的工业设备(以黄金价格折算价值约为1990年代中期之450亿美元)。同时以接收日本关东军的全部装备与美国援俄抗德之装备。再加因其时德已投降,但尚堆积在海参崴与西伯利亚铁路沿线靠近中国北疆如伯力军区的美製装备不计其数。苏俄又将其158万部队中抽出30万至40万部队的装备,编训了中共100万新军(计东北野战军林彪部约30万、华北野战军聂荣臻部约10万、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部、华东野战军陈毅部、西北野战军彭德怀部各约20万)。当时中共之林彪野战军(Field Army)业已同步开进我东北地区;其指挥所设于黑龙江南岸之佳木斯市,直接与苏俄军协商接其俄、日、美造之武器装备及机动设施;并由派军(士)官协助中共编、装与训练。复配合美特使马歇尔将军以调停为藉口;并以美援政策迫使国军裁军,不得有效追击败退之中共部队;以助中共扩大为全面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