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湘江北去历尽沧桑话湖南(第13/16页)
马希萼这时被关在衡山县,由大将彭师暠严加看守,马希崇这时也不认马希萼是同母哥哥了,哥哥算什么?但彭师暠却让马希崇失望了,彭师暠看到马希崇不是个成事的人,干脆与衡山指挥使廖偃一起放出马希萼,推立为衡山王。马希萼能东山再起,当然大。,马希萼最希望能杀掉马希崇,出口恶气。
马希崇两面受敌,万般无奈,只好向南唐称臣乞援。李璟那边早就准备好了,马希崇一降,边镐立刻出兵入湘。周广顺元年(公元 951年)九月,南唐军入醴陵(今湖南醴陵),距长沙五十里。马希崇本是指望南唐军来灭马希萼的,哪知道边镐却来刨自己的祖坟,急的差点尿了裤子。
南唐军不久兵临长沙城下,马希崇此时已经是插翅难逃,还能上哪逃?朗州有刘言,衡山有马希萼。马希崇只好请出归隐的老臣拓跋恒草降书送给边镐。拓跋恒欲哭无泪:“老而不死是为贼!我贪图长寿,不意今日却为小儿草降书!”
马希崇开城迎拜边镐马前,南唐军进行长沙的同时,标志着五代十国时期统治湖南五十多年的马氏楚国正式灭亡。后来周行逢成了湖南的实际统治者,但这已经和马氏没有任何关系,马殷辛苦半生打拼出来的家业,就这样被这群不争气的儿子葬送掉了。
马氏兄弟连年厮杀,百姓不但要挨饿,还要挨刀,苦难深重。边镐干了件善事,开仓放粮,救活百姓,老百姓泪水横流:“边将军真是菩萨啊!”边菩萨的雅称就是这样来的。这些粮食本就是属于老百姓的,可他们却没权利享用,统治者给他们吃,还被当成了善举,真是罪恶!
不要脸的马希萼居然上书李璟,希望能再封自己为武安军节度使,保证对大唐朝奴颜卑膝。但长沙士人恨透了马希萼,没一个人希望马希萼回来,也上书请留边镐镇长沙。马希萼所为纯是妄想,李璟吃到嘴里的,能吐出来?把长沙还给老马家?傻啊?李璟封边镐为武安军节度使。
李璟在湖南这个大池塘中捞鱼,广州的刘晟同样盯上了湖南,看舅舅们自相残杀,喜不自禁,派太监吴怀恩领兵北上,收取桂容诸州。守桂州的静江节度副大使马希隐召来蒙州刺史许可琼,这时马希萼居然还有闲心来管桂州,派指挥使彭彦晖来取桂州,被马希隐杀退。马希隐和许可琼根本高兴不起来,南汉军大掠境内,自己手头兵少,无能为力,只好相对号哭。周广顺元年(公元 951年)十一月,南汉军突袭桂州,马希隐和许可琼开北城逃去,广西东北部尽属南汉。
不过湖南的大头还是让李璟吃了,边镐出兵衡山,逼马希萼投降。马希萼的“复辟梦”再也做不起来了,只好出降。边镐将马氏宗族走水路送往金陵。
马殷和刘建锋因为孙儒被淮南打败,逃向湖南,马殷也许没有想到自己能在湖南成事,但更没想到的是,马氏的湖南因淮南而兴,又因淮南而灭,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李璟得到湖南这块宝地,把湖南的财物、粮食甚至楼台亭阁、果树花盆都给端到了金陵。让都官郎中杨继勋在湖南继续收刮,以满足湖南驻军的军需。杨继勋开始了大规模的收刮,抲扣原湖南军的军饷,加上边镐在长沙一味享乐,大搞佛事活动,向如来问计。
湖南政局再次动荡不安,湖南军民大为失望,原湖南军的一些军官开始准备反唐。这确实不能怪这些人反复无常,他们降唐是因为在马氏那里得不到好处,既然跟了南唐,南唐就应该首先笼络住他们,要知道他们是军人,天生要靠这个吃饭的,降你不等于怕你。
指挥使孙朗和曹进准备放火烧死边镐,但没想到火没着起来,被边镐发现,率军扑杀过来。孙朗见事情不成,强行出城逃奔朗州。刘言这时也向南唐称臣,不过是因为形势不利而暂时低头而已。李璟觉得朗州势力的存在对自己是个威胁,下诏让刘言来金陵。刘言根本不可能去,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刘言在朗州也算一路诸侯,在金陵算什么?
王逵也劝:“朗州背大江,凭洞庭,负险而立,甲兵数万,千万别听李璟的。边镐这人庸弱无能,之所以能灭马希崇,主是还是马希崇无能。边镐在长沙不修政事,人心大乱,我们可以乘乱取长沙,成不世之业。”刘言还在犹豫,周行逢大喝:“机不可失,到时可没地方买后悔药吃!”刘言拿定主意,以王逵、周行逢为正副主帅,牙将何敬真、张文表、潘叔嗣等人为前从,孙朗曹进为先锋,大发朗州军士,兵分数路,直进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