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砀山“无赖”乱世枭雄(第10/14页)
而这时,朱温的原配张氏已经病故,她曾经劝戒朱温不要废唐自立,但朱温没有听进去。不过朱温对张氏的感情是没有变的,直到朱温死时,他也没有立过皇后。张氏为朱温生了一个儿子,叫朱友贞,就是后来的梁末帝。
不过没有了张氏夫人的规戒,朱温开始纵淫起来,他宠幸过上百个女人,比黄巢还要牛气。欧阳修在修《新五代史》时把朱温狠狠臭骂了一通,但欧阳修却把朱温后来的惨死归于“女祸”,说什么“女祸”大者亡天下,小者亡家,所谓“红颜祸水”者矣。可是“女祸”只是外部因素,真正起到决定因素的还是男方的自我修养,封建社会中,男性统治者造成天下大乱,却让女人来背黑锅,实在不太公平。
唐朝灭亡了,但当时天下却四分五裂,战争频仍,形势极为混乱。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最为混乱的时期,一个是东晋十六国,一个就是五代十国,也难怪欧阳修说:“呜呼,五代之乱极矣。”
朱温灭唐后,地方上的一些军阀意见不一,李克用、王建、李茂贞、杨渥等人坚决不承认梁政权,仍然延用唐朝年号。而其他的一些藩镇,却都“识时务”的很,向朱温称臣。他们的心理普遍就是不管谁当皇帝,只要承认我在本地区的统治权就行。李克用王建这些人也不是什么忠臣,王建最丢人,他率先向天下发檄要联合讨伐朱温,可惜没人搭理他,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王建“非诚实”。果然,没过几个月,王建就自称大蜀皇帝了,可见王建“非诚实”不是平白捏造出来的。
看到那些反对者还在打着唐朝的旗号,朱温心想,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唐废帝李柷杀死,绝了这些人的“邪念”。梁开平二年(公元 908年)春,“济阴王”李柷死于曹州,年仅十七。末代皇帝往往不得善终,尤其是南北朝时期, “禅让”的血腥味最浓,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朱温。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不得善终的亡国皇帝是明永历帝朱由榔,被“与时俱进”的吴三桂逼死,清末代皇帝溥仪经过改造,重新做人,开始了历史的新篇章。
这一年,北方的契丹部首领耶律阿保机向朱温称臣纳贡,契丹就是后来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辽国的前身,北宋名将杨六郎镇守三关,对抗的就是这个契丹大辽国。
朱温不甘心北方门户泽潞地区被李家的占着,决心要夺回来。开平元年(公元 907年)六月,朱温派保平节度使康怀贞帅八万梁军会同魏博军去收复潞州,康怀贞巴不得有这个立功的机会,大摇大摆的去了。结果河东方面的昭义军节度使李嗣昭死守不战,梁军不想坐吃山空,如潮般攻城。但李嗣昭命硬,梁军打了半个月,就是没拿下来。
晋王李克用得报潞州被围,也尽遣精锐前去解围,河东方面的几员名将周德威、李存璋、李嗣源、安金全等人急驰潞州。朱温耐心有限,二十多天没得到捷报,便撤了康怀贞,代之以亳州刺史李思安。李思安倒有点本事,来到潞州城外,李思安传令,在城下建立了一座军事据点,企图隔断城中河东军和城外河东军的联系,梁人称之为夹寨。周德威不能让李思安得手,日夜攻寨,即使攻不下来,累也要累死梁军。梁军也不想出去送死,龟缩在寨中,以守代战。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传来晋王李克用病故、其子李存勖继为晋王的消息。相传李克用死前,曾经交给李存勖三支箭,说分别代表刘仁恭、朱温和耶律阿保机。以后每攻灭一处就要在我墓前取出一支箭来,告慰我的在天之灵,李存勖后来也是这么做的。李存勖追尊李克用为太祖武皇帝。不过这个“唐太祖武皇帝”比起那个唐太宗文皇帝来,差的不止一个段位,连修史者都认为李克用不太能当得起这个“武”字。
朱温自以为很了解李克用这个人,总感觉这个沙陀子是在玩诈死计,为了稳妥起见,朱温决定亲自走一趟。朱温看到李思安也是个绣花枕头,没用的水货,便又让刘知俊代替李思安做为潞州前线总指挥,但刘知俊暂时还留在同州(今陕西大荔)。
在确认李克用病死的消息后,朱温终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毕竟在朱温眼中,李存勖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半大孩子,不足以威胁到他,没想到李存勖初出茅庐便给朱温一个大大的下马威。朱温感觉没意思,老对手死了,臭小子李存勖懂个鸟?回到汴梁避暑去了。留下刘知俊,命他暂时驻守这里,过段时间再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