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卷(第7/11页)

乾符六年年底,黄巢带领起义军转战江东,由于江东的贫苦百姓受尽了以唐朝皇帝为首的大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广大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黄巢大军渡江作战,老百姓纷纷拥护起义军,让子弟参加义军,和腐败无能的唐朝进行坚决的阶级斗争。数月间,起义军连克饶州(今江西鄱阳)、信州(今江西上饶)、池州(今安徽贵池)、宣州(今安徽宣城)、歙州(今安徽歙县)、浙东重镇杭州等十余州,这时起义军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二十万(这就是人民的力量!)。

唐朝的统治已经腐烂不堪,当年唐太宗皇帝“天可汗”的盛世气象早就不见了踪影。到了唐僖宗时,局面更是混乱至极,起来和唐朝斗争的也不仅是被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贫苦农民,统治阶级内部也在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甚至唐武宣之际相对平稳的边境也开始出现反抗唐朝的力量,除了西南的南诏屡向唐朝挑衅,北方还有一股势力也向唐朝示威,谁呢?就是前面提到的李克用。

李克用自从参加平定庞勋兵变有功,唐朝封他为云中牙将,后来升为云中守捉使。要说唐末五代枭雄无数,真正能让后世认同的不多,李克用便是一个。李克用驻守蔚州,他看到天下大乱,唐朝已经是强弩之末,也准备在乱世大干一票,他招兵买马,暗中增强实力。

李克用手下的将领李尽忠、康君立、李存璋等人也想趁乱世做番事业,他们联系李克用准备起事。正巧这时,代北一带发生饥荒,而唐朝的大同防御史史段文楚却苛扣军队给养,士兵怨气冲天。李尽忠得知情况后,便派康君立前去蔚州说服李克用起兵,干掉段文楚。李克用刚开始有些犹豫,后来觉得机会难得,便同意了。

康君立回报李尽忠,李尽忠趁夜攻城,捉住段文楚等人,又派人请来李克用,主持军务。李克用剐死段文楚,以泄军愤,上表请求唐朝任用。唐朝闻报不与,这时李克用的父亲李国昌(就是朱邪赤心)见儿子起事,其实是从心里高兴的,不过也冠冕堂皇的对唐朝表示了一下忠心,说什么:“如果李克用不服朝廷,我愿帅本部兵讨伐李克用,绝不会因为他是我儿子便放过他。”唐朝这时候因为南方有战事,不便在代北用兵,干脆来个就坡打滚,让李国昌劝说李克用,不要和朝廷作对,做为交换条件,给李克用安排一个非常不错的职务。乾符五年(公元 878年)八月,李国昌调任大同节度使,李克用在父亲帐下听用。后来李克用称雄代北、李存勖灭梁复“唐”,契机就在这个时候。

而黄巢进入江东后,发现又和老对头高骈碰到了一起。高骈方面出马的还是张璘,虽说黄巢是个牛人,但就拿张璘毫无办法,被张璘臭揍了几顿。黄巢退守信州,写信给张璘,送上大砣的金子,要求议和。其实黄巢言下之意是告诉张璘,别把老子逼急了,兔了急了还咬人。张璘也是聪明人,一点就透。

张璘把求和信交给高骈,高骈却想将计就计把黄巢引来,一刀喀嚓了。想法很不错,但高骈却干了一件蠢事,唐朝已经派出昭义、义武等军来到淮南,准备围剿黄巢。可高骈怕这些军爷抢了自己的首功,他告诉朝廷,说小小毛贼,不劳大军远征云云。唐朝相信了他的话,便把军队调了回去。

可哪知道黄巢得知唐军主力渡淮北上后,觉得压力顿减,也没有必要投降,便拒绝了高骈的“盛情邀请”,并同时下了战书,要求是爷们就大干一场。高骈知道后,立刻晕倒,真是年年打雁,今年偏被雁啄了眼。一怒之下,派出黄巢的克星张璘去捉拿他当猴耍的黄巢。没想到屡战屡胜的张璘偏就吃了一场败仗,结果连命也搭上了(不知道黄巢找没找到当初送给张璘的金子)。

广明元年(880年)七月,黄巢起义军北上经采石矶渡过长江,这时离高骈驻守的广陵咫尺之遥,高骈吓的做起了缩头乌龟。唐朝指责高骈作战不利,高骈也懒的辩解,干脆说自己得了麻风病,闭门养神去了。唐朝拿这位爷没办法,只好派出泰宁节度使齐克让驻守汝州,派出天平节度使曹全晟协助齐克让,防备黄巢北上攻打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