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先生学术年表(1)(第4/7页)

1940年

1月21日,《中日文化程度比论——中国抗战力量在那里》刊于上海《中美日报》。

2月22日,《武士的悲哀》刊于上海《中美日报》。 23日《封建势力》刊于上海《中美日报》。

3月15日,《眼前的奇迹》刊于上海《中美日报》。

4月5日,《中国现阶段文化的特征》刊于上海《中美日报》。

5月24日,《塞翁与管仲》刊于上海《中美日报》。

是年,兼任无锡国专(沪校)史学讲座,至1941年。《吕著中国通史》(上册)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印行。《妇女就业和持家的讨论》(一、二)刊于《宇宙风》乙刊第二十期。《关于中国字的一个提议》刊于《宇宙风》乙刊,3月出版。《窖藏与文物》、《上海风气》刊于《宇宙风》乙刊第二十三期。《蔡孑民论原》刊于《宇宙风》乙刊第二十四期。《上古秦汉文学之变迁》刊于《宇宙风》乙刊第三十九期。《诸葛亮南征考》刊于《青年月刊》第二卷第三期。《孤岛青年何以报国》刊于《青年月刊》第三卷第一期。《狗吠》刊于《青年月刊》第三卷第二期。《广西女子》刊于《青年月刊》第三卷第三期。《改良盐法刍议》刊于《青年月刊》第三卷第四期。《田赋征收实物问题》刊于《青年月刊》第三卷第五期。《论历代兵制的演变》刊于《青年月刊》第三卷第八期。《向慈善家进一言》刊于《青年月刊》第三卷第九、十期。《论汉人行序说》刊于《群雅》第一集第一卷。《易大义》、《齐桓公存三亡国考》刊于《释雅》第一集第二卷。《释尔雅》、《论尔雅谁作》刊于《释雅》第一集第三卷。《论二呆记》(上、中、下)刊于《群雅》第一集第五、六卷。《大九州考》刊于《学术》第四辑。《四史中的谷价》刊于《知识与趣味》第二卷第一期。《光华大学十五周年纪念感想》刊于《光华大学十五周年纪念特刊》。

1941年

3月6日,《史学上的两条大路》刊于上海《正言报》副刊《史地》。

4月7日,《青年修养》、《青年教育问题》刊于上海《正言报》。13日《论禄米之制》刊于上海《中美日报》。 14日《论禄米之制续篇》刊于上海《中美日报》。

6月,与童书业教授主编的《古史辨》第七册,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印行,收录其著作:《古史年代考》、《盘古考》、《三皇五帝考》、《唐虞夏史考》。6日《生活的规范》刊于上海《正言报》副刊《文府》。

9月21日,《追论五十年来之报章杂志》刊于上海《正言报》副刊《文府》。

10月2日,《龚定庵先生百年祭》刊于上海《大美晚报·午刊》副刊《论衡》。

12月,《先秦史》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印行。

是年,受顾颉刚先生委托,负责主编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的刊物《齐鲁学报》,成为当时“孤岛”上海唯一有质量的文史研究刊物,先后共出两期,因日军侵入而停刊。《汉人訾产杂论》刊于《齐鲁学报》第一期。《秦汉移民论》、《道教起源杂考》、《拓跋先世考》、《春秋史记皆史籍通称》、《记府》、《空籍五岁》、《本纪世家皆史记前已有》、《史记于众所习知之事皆弗论》、《名他人之学》、《五伦》、《神异经》、《博物志》、《拾遗记》、《述异记》刊于《齐鲁学报》第二期。《自契至于成汤八迁考》刊于《群雅》第二集第二卷。《汉世亭传之制》刊于《学林》第四辑。《魏晋科斗文源于虫书考》刊于《学林》第五辑。《诸葛亮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刊于《青年月刊》第三卷第七期。《蔬食上》刊于上海《大美晚报·午刊》副刊《论衡》第一期。《蔬食下》刊于《宇宙风》半月刊百期纪念号。《论学术的进步》刊于上海《中美日报》副刊《堡垒》第一一三号。《学校与考试》刊于上海《中美日报》副刊《堡垒》第一四五号。《从我研究历史的经过说到现在的历史的研究法》、《少年得益于父母师友》、《我学习历史的经过》、《社会科学是史学的根基》、《职业青年的治学环境》刊于上海《中美日报》副刊《堡垒》。《国文教学质疑》刊于上海《大美晚报》。读史随笔:《公厨》、《蔬食》、《民生简便食堂》、《善举》刊于《宇宙风》半月刊百期纪念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