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先生学术年表(1)(第2/7页)

9月,《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印行。

12月,讲《群经概论》。又撰《读诸子之法》一篇。

是年,撰写《辨梁任公阴阳五行说之来历》(此文后收入《古史辨》第五册)。

1924年

编著的《新学制高中本国史教科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25年

8月,在上海沪江大学教授国文和历史,至1926年7月。教授中国文学课程和宋明理学课程。

是年,《沪江大学丙寅年刊序》,刊于上海《沪江大学丙寅年刊》。《致光华大学行政会议书》,刊于《光华大学周刊》第一卷第五、六期。《非攻寝兵平议》、《历史上之民兵与募兵》刊于《天籁报》(上海沪江大学廿周年纪念特刊)。作《毁清宫迁重器议》、《汪孺人传》。

1926年

8月,在上海私立光华大学国文系任教。

12月,其校订的《王再越象棋梅花谱》(附识语)由上海文明书局出版。

1927年

7月,《字例说略》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印行。

是年,作《致光华大学行政会书》。

1928年

2月,为谢侠逊《象棋秘诀》作序。

10月,编著的《日俄战争》,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作为《新时代史地丛书》之一种初版印行(后与未刊稿《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代史前编》合编成《近代史三种》)。

是年,光华大学设历史系,任系主任兼教授。《新唐书选注》,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印行。为光华大学初创历史系,拟《史学系课程》一稿。为光华大学同学创办《小雅》杂志,撰《发刊词》。《再致光华大学行政会书》,刊于《小雅》第一期(后改名为《一个足食足兵的计划》,且冠以序;又于1941年1月3日与《致光华大学行政会书》两信合编,易名为《两封值得重提的信》,刊载上海《正言报》的文府副刊,再度呼吁,阐发其办学思想)。《饮食进化之序》、《古代贵族饮食之侈》、《原酒》刊于《社会期刊》。《史通点烦篇补》、《考试论》、《三公四辅五官六官冢宰考》刊于《光华期刊》。

1929年

10月,《经子解题》,由商务印书馆作为《万有文库》之一种初版印行。

是年,《中国国体制度小史》、《中国政体制度小史》、《中国宗族制度小史》、《中国婚姻制度小史》、《中国阶级制度小史》五种,由上海中山书局初版印行(后由上海龙虎书局于1936年4月增订三版发行,并合编成一册,改书名为《史学丛书》)。撰写《肇域志》、《杨君楚白传》。

1930年

1月,《古代贱商之由》、《古代商业情形》刊于《光华大学经济杂志》创刊号。

1931年

3月,《理学纲要》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印行。

8月,《宋代文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印行。

1932年

4月,在安庆省立安徽大学讲学,至6月。

5月23日,对安徽大学师生的讲演稿《来皖后两点感想》,刊于《安徽大学周刊》第87期。

8月,返光华大学。

是年,《六艺》刊于《光华大学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六经之传说记》刊于《光华大学半月刊》第一卷第四期。撰写《王启女士传》。

1933年

5月,《中国近世史前编》、《杨朱之政治学说》刊于《政治学报》第三卷。

10月,《先秦学术概论》由上海世界书局初版印行。《三皇五帝考》刊于《光华大学半月刊》第二卷第一期。《夏都考》刊于《光华大学半月刊》第二卷第二期。

11月,《释亳》刊于《光华大学半月刊》第二卷第三期。《昆仑考》刊于《光华大学半月刊》第二卷第四期。

是年,《王省三先生小传》刊于《光华大学半月刊》。

1934年

2月,《高级中学用复兴教科书本国史》(上、下册),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印行。

4月,《中国民族史》由上海世界书局初版印行。

是年,《史通评》及《评校史通序》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印行。《秦代初平南越考之商榷》,刊于《国学论衡》第四期。《毛诗传授之诬》刊于《光华大学半月刊》第二卷第六期。《马郑序周官之谬》刊于《光华大学半月刊》第二卷第七期。《毛诗训诂之误》、《仓海君》、《文质》刊于《光华大学半月刊》第二卷第八期。《山越》、《百两篇》刊于《光华大学半月刊》第二卷第九期。《诗序》刊于《光华大学半月刊》第二卷第十期。《小抱遗经室经札:左氏自相抵牾诗序袭之》、《貉族考》刊于《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创刊号。《怎样读中国历史》刊于《出版周刊》第一〇二期。用白话文写成《大同释义》(原名《中国社会变迁史》)并序,未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