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先生学术年表(1)(第5/7页)
1942年
6月,《沈延国周书集释序》刊于《文艺春秋丛刊》(后改名为《沈子玄逸周书集释序》,收入《吕思勉论学集林·蒿庐论学丛稿》)。
是年,《论上古秦汉的文学》刊于《文史教学》第四期。《关于上古秦汉文学及其他》刊于《东方文化》第一卷第二期。
1943年
1月,《三国史话》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印行(按:《三国史话》曾于一九三九年连续刊于《知识与趣味》)。
11月,《西王母考》、《太康失国与少康中兴》刊于《说文月刊》第一卷。
1944年
12月17日,《论魏史之诬》、《沈延国周书集释序》、《论疑古考古释古》、《朱君祠堂记》、《光绪癸巳吴慕濂丈应江南乡试》、《上海人的饮食——辟谷》、《上海人的饮食——烹调》刊于《上海生活》。
是年,《吕著中国通史》(下册)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两年诗话》刊于《文艺春秋》第一卷第一期。《崔浩论》刊于《文艺春秋》第一卷第二期。撰写《庄育民〈喉科真髓〉序》。
1945年
8月,《历史研究法》由上海永祥印书馆初版印行。
10月,《发现新世界者为谁》、《到朝鲜去搜书》刊于上海《正言报》。
11月,《中韩文化叙》刊于《中韩文化》。 22日《关于平卖的一个建议》刊于上海《正言报》。
12月5日,《改良邮寄手续》刊于上海《正言报》。 19日《五都》刊于上海《正言报》。
是年,《蠹鱼自讼》刊于《文艺春秋》第一卷第三期。《连丘病案》刊于《文艺春秋》第一卷第四、五期。《论文史》刊于《知识》第五期。《历史上的原子弹》刊于《新纪元》创刊号。《论中学国文教科书》刊于《青年月刊》。《治水三阶段》刊于上海《正言报》副刊《学林》第二期。《致光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书》、《题王芝九及其夫人毛佩箴风雨同舟图》刊于《诚之诗稿》。
1946年
1月1日,《胜利年大事记》刊于上海《正言报》。
3月11日,《读书生活发刊辞》刊于上海《正言报》。 26日《从民族拓殖上看东北》刊于上海《文汇报》。
4月4日,《吕思勉谈派报问题》刊于上海《文汇报》。
5月5日,《南京为什么成为六朝朱明的旧都》刊于上海《正言报》。
6月3日,《读书的方法》刊于上海《正言报》副刊《读书生活》。
7月25日,《汲冢书》刊于上海《东南日报》副刊《文史》。
8月8日,《再论汲冢书》刊于上海《东南日报》副刊《文史》。
9月20日,《滑国考》刊于天津《益世报》副刊《史苑》。
11月22日,《郡县送故迎新之费》刊于天津《益世报》副刊《史苑》。
是年,在复旦大学兼课,教授中国政治史,至1947年。《初中本国史》由上海中学生书局印行(后又编《初中本国史补充读本》)。《从章太炎说到康长素、梁任公》刊于《月刊》第三期。《忠贞》刊于《茶话》第二期。《三国之技事》刊于《中国建设杂志》第二卷第一期。《学制刍议》刊于《改良杂志》创刊号。《学制刍议续篇》刊于《改良杂志》第二期。《如何培养广大的群众的读书兴趣》刊于《读书通讯》第一二四期。《还都征故》刊于《启示》第一卷第一期。《论美国助我练兵宜且缓》刊于《永安月刊》第九十二期。《张咏霓先生创办光华大学记》刊于《张公约园逝世周年纪念册》。《飞行》刊于天津《民国日报》副刊《史与地》。《汉儒术盛衰》刊于天津《益世报》副刊《史苑》。《读书与现实》刊于上海《正言报》副刊《读书生活》。
1947年
1月13日,《九品中正》、《访问》刊于天津《民国日报》副刊《史与地》。
2月7日,《后魏吏治之坏》刊于天津《益世报》副刊《史苑》。10日《再论恢复上海路名刍议》、《治都邑之道》刊于天津《民国日报》副刊《史与地》。24日《江南风气之变》刊于天津《民国日报》副刊《史与地》。 26日《限年入仕》刊于上海《东南日报》副刊《文史》。
3月,《秦汉史》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