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自远方来(第6/7页)

可是最近,几个警惕性很高的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南北极上方几百公里的高空,有几个外形像盒子的结构体正悄悄在自行组装。那是假想智慧生物制造的机器,看起来和地球上那几个几乎一模一样。火星在独立的环境中自由发展,没有受到任何干扰,不知不觉度过了十万年。那些智慧生物无影无形、无所不能,隐藏在我们太阳系的某个角落里。如今,他们也盯上火星了。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火星很快就会出现自己的时间回旋透析膜。火星上出现了几股强大的势力,提出各种理由,希望和时间回旋包围的地球取得联系,共同商议。于是,火星开始将稀少的资源集中起来,设计建造了一艘宇宙飞船。在地球的历史和语言方面,火星上现有的只是一些零碎的数据。万诺文是一个语言学家,精通这些史料,于是,万诺文被征召了。震惊之余,他也只好踏上飞往地球的旅程。

长途太空飞行有如长期监禁,身体会越来越虚弱,而地球环境的极大重力更是严酷的考验。因此,尽管万诺文受过模拟训练,还是差一点就熬不过去。三年前的夏天,基里奥罗哲河洪水泛滥,万诺文在这场灾变中失去了很多家人。为什么他自愿参加这次太空飞行?为什么政府会选上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跟其他自愿参选的大多数人比起来,死亡的风险对万诺文来说比较不那么沉重。尽管如此,他也并不想死,还是希望能够安然抵达。他很积极地接受训练,学会了宇宙飞船上的复杂操作和机器性能。虽然他并不希望看到假想智慧生物用时间回旋包围火星,不过,如果真的发生了,那就代表他不会回到一个经历百万年变化的陌生火星。他还有机会再回到原来的火星,回到他熟悉的故乡。尽管外面浩瀚的宇宙中时间的侵蚀永无止境,故乡依然会为他保留所有的记忆和失落。

当然,这趟任务原本就是有去无回的。宇宙飞船的设计是单程的。他心里想,如果他真的有机会回火星,那这张回程票必定是地球人的一番好意,而且注定是非常慷慨的好意。

即将把他推上太空的是那枚巨大的多节火箭,前端的太空舱是钢铁和陶瓷打造的,感觉很粗糙。被关进太空舱之前的那一刻,万诺文看着巴萨特旱地,看着那片一望无际的平原,看着平原上历经千万年风吹雨打所雕塑出来的山川和峡谷,心中百感交集。也许,这是他有生之年最后一次看火星了。

接下来的漫漫长途中,大半的时间他都在昏睡。药物使得他的身体代谢机能处于休眠状态。不过,那毕竟还是一段漫长的煎熬、严酷的考验。航行的过程很痛苦,而且对身体的损耗很大。时间回旋透析膜包围火星的时候,他还在半路上。接下来的旅程,万诺文是彻底孤立的。前面是地球,后面是火星,他和两个人类世界的时间联系彻底被切断了。在无边的寂静中,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守着一艘阴郁、灰暗的宇宙飞船,穿越漫无止境的无人虚空。他心里想,死亡虽然可怕,但他所经历的这一切和死亡又有什么不同呢?

他完全清醒的时刻越来越少。他强迫自己睡觉,沉溺在冥思与幻觉中以寻求慰藉。

从各方面看来,他的宇宙飞船都是相当原始的,但半智能自动驾驶和导航系统却相当精良,保存了大部分的燃料,并将其有效发挥在减速上,将宇宙飞船导入地球的高空轨道。底下的星球是一团漆黑的虚空,月亮像是一个巨大的转盘。宇宙飞船放出显微探测器,采集到地球大气层外围的样本。探测器在没入透析膜之前实时传送出逐渐红移的遥测数据,正好让宇宙飞船有足够的数据计算出切入大气层的角度。宇宙飞船配备了全套的飞行表面和空气动力刹车,还有可调整的降落伞。运气够好的话,这些配备将会带着他穿越浓密的乱流,抵挡高温,减弱冲力,安全降落在巨大星球的表面。只不过,成功与否多半还是要靠运气了。在万诺文看来,想过这一关,恐怕要靠奇迹出现了。他躲进一个装满保护胶的桶子里,抱着必死的决心,开始最后的降落。

醒过来的时候,他发现宇宙飞船只是轻微焦黑,降落在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南部的一片油菜田上,四周围满了一大群皮肤苍白、光滑的人。他看得出来,有些人身上穿的是生物隔离防护装。万诺文才刚爬出宇宙飞船,立刻感觉自己心跳加剧。强大的地心引力使得他全身肌肉僵硬、疼痛,整个肺被浓密、凝滞的空气封住了。他很快就被送进保护装置,受到了严密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