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石破天惊圣人出(第14/19页)

大脑门儿柏拉图二十岁的时候,忽然兴起,想学点儿知识,就出门去找老师,结果一出门儿就遇到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告诉他:柏拉图啊,你看到天上的太阳没有?我来告诉你,太阳实际上很大很大,大到了不得了,大到了你无法想象,是一个超过你想象的巨大火团。还有还有,你看到了月亮没有?月亮也很大很大,但比太阳小多了,而且月亮只是一块儿大石头。

当时柏拉图听了,极为震惊,说:苏格拉底,你可不要瞎掰,胡扯什么太阳是个火球,月亮是块儿大石头,这种话能乱说吗?让人家听到了会笑话你的,搞不好还要说你造谣惑众。

苏格拉底道:这话也不是我说的,是阿那克西米尼的弟子阿那克萨哥拉说的,他说太阳是一团燃烧的物质,比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还要大。他还说月亮真是一块大石头,上面有山有谷,还有好多人居住在那里。还有还有,他还说月亮之所以发光,那是因为太阳照射到月亮上面。

柏拉图很气愤地看着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你每天就整这些没用的东西,难道你一点儿也不关心你的祖国吗?

苏格拉底说:也有人拿这话问阿那克萨哥拉,当时阿那克萨哥拉用手指指着天空,说:不要乱讲,我对我的祖国是最关心不过的。

柏拉图想了想,说:那好,以后我就跟着你学习吧,我倒要看看,你凭什么说太阳是个巨大的火球……

此后,柏拉图就跟随在苏格拉底身边,整整八年之久。到了第八年,雅典的统治者将苏格拉底逮了起来,说他造谣惑众,误导毒害青少年,弄来杯毒酒给苏格拉底灌了下去。柏拉图眼看着自己老师被毒死,悲愤至极,说:什么人就该做什么事,鞋匠就应该修鞋,铁匠就应该打铁,最有学问的哲学家就应该治理国家,怎么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愚昧又无知,反倒把最有学问的哲学家给毒死了呢?

于是柏拉图游学到了西西里,积极活动,想要进入政治界,头一次,当地的国王狄奥尼修斯没有理他。第二次也没有理他,等到第三次的时候,柏拉图的影响已经很大很大了。国王就邀请柏拉图去商谈国政。柏拉图兴冲冲地赶到,发现早有一艘贩奴船等在那里,不由分说,他被丢到贩奴船上,拉出去要当奴隶卖掉。幸亏他的朋友闻讯追上,花钱将他买了回来。从此,柏拉图才总算弄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暴力、财富和智慧,都是通向权力的道路,但智慧是最不给力的,绝不是野蛮暴力的对手。

智慧表述的是终极真理

正好好说着王阳明,突然又扯到了古希腊的柏拉图,这是因为,唯有从柏拉图的认知角度出发,才能够让我们弄明白王守仁到底发现了什么。至于我们提到的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其人的哲学思想中,也有着和王守仁一般无二的说法。

如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王阳明最为精典的美学片断:他与朋友游南镇,朋友指岩中花树问: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而在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留下来的哲学残章之中,也有着和阳明先生同样的叙述:

当心灵开始推动时,在运动中的一切事物就开始分开。心灵推动到什么程度,万物就分别到什么程度。而这个涡旋运动和分离作用同时又造成了事物的更强烈的分离。

这个永恒的心灵,确乎现在也存在于其他一切事物存在的地方,以及周围的物质中,曾与这物质相连的东西中,和业已与它分离的东西中。

诸如此类。

总之大家是殊途同归。总归大家说的都是同一桩事体。总归一句话:所有的智慧都将在终点相逢,所有的智慧,描述的都是同一个东西。

这个东西,孔子称之为仁。子曰:仁者爱人。而《大学》开篇,则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注意这个至善。

这个东西,孟子称之为取义。义者,宜也,也就是你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该或是不该,其衡量标准,就是仁,就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