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压制内讧丞相忧军粮,争心不死李严行险棋(第5/6页)

他起初见天降大雨,的确心急如焚,派人赶紧抢修栈道,可眼见诸葛亮连战连捷,在卤城大败司马懿大军,逼得司马懿只有龟缩防御,渐渐地便在心底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诸葛亮克敌有功,皇帝连下三道褒奖诏书,在成都张贴军情文告,宣告天下,一时间季汉人人知晓,诸葛亮建了不世大功。

而他李严呢?兀自在汉中含辛茹苦地操办北伐粮草辎重,却没落个好处。同是托孤重臣,这些年诸葛亮风光无限,蒙主厚恩,他却窝在山沟里给诸葛亮当后援,受着诸葛亮无处不在的掣肘牵制,真有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丧气感觉。

恰到此时,一场连绵不绝的大雨隔断了通往祁山的运粮道路,他乐得清闲,干脆高卧不顾,任凭诸葛亮频繁下文书催粮,他一概推说雨大路险,反正他也没有说假话,的确是天气的原因造成运粮不济。而且,单凭汉中目前囤积的粮草也不够大军支用半个月,各地督办粮草的运输队也被堵在通往汉中的路上。这雨不只下在汉中和祁山之间,密布之广,横亘至广元、巴西、涪陵一线。这下李严更是有理由不发粮草,也懒得下公文让那些运粮队平准快输,干脆让他们待在深山里,拖得一时算一时吧。

他想到这里,眉棱微微抖动,嘴角牵起一丝冷笑。诸葛亮啊,你就慢慢等着吧,让你知道你是离不开我李正方的,没有我居中调配,你还想北伐,算了吧!

正寻思间,门口有人报:“将军!”

李严正正颜色:“什么事?”

“督粮官岑述求见。”

岑述来了?

听见这个名字,李严像吞了一只苍蝇,难受得想把五脏六腑都吐出来,那刚饮入口中的蜜饯也变得刺鼻难闻,仿佛喝的是毒药。

他不耐烦地说:“请他来!”

片刻,岑述的身影出现在门口,高挺的个头像岷江里撑船的竹竿,他对李严恭谨一揖,起落之间落落大度。李严却怎么瞧怎么糟心,仿佛他身上住着一个诸葛亮。

李严一向讨厌丞相府僚属,不知道这帮蜀汉朝廷所谓的能吏,是不是和诸葛亮待久了,身上或多或少会有诸葛亮的影子。偏他们还故意模仿诸葛亮,学诸葛亮说话做事,连写字的风格也跟着描摹,就是那起子粗鄙不文的武将也把诸葛亮当楷模。就说那姜维吧,才来蜀汉几年,身上一股子诸葛亮的浓重味道,隔着一里地也能闻得见,他们都疯魔了不成!

“嗯。”李严对岑述敷衍着行礼,心里想的是怎么把他迅速打发走。

岑述见过礼,也不啰唣,开门见山道:“我是为粮草而来。”

真是作死!

过去他在江州,背后有个陈到作眼睛,有点儿风吹草动,背后那眼睛都会及时准确地告知诸葛亮。如今他被诸葛亮赶到汉中,又在身边安插一个岑述,耳目一次比一次监视严密,自己的势力却在一次又一次削弱。

诸葛亮,你到底对我有多不放心?

你要的是一条温顺的狗,像你那些忠心耿耿的丞相府僚属一样,跟随你、巴结你,讨着你的好赚得两根活命的骨头,可我不想做狗,我要做主人!

李严漫不经心地说:“粮草的事?什么事?”

岑述急切道:“北伐前线粮草告磬,而今正是战事胶着时,望骠骑将军急发粮草!”

李严在心里冷笑,你不是督粮官么,粮草的事你还不清楚,你还来问我,还真是莫大讽刺。他面无表情地说:“粮草的事,你又不是不知道,如今霖雨不断,各地筹备赶往汉中的粮草都堵在半道上,昨日刚送上来的急报……”

他打案上拿起一份急报:“你看吧,粮草才运至白水关,路上遭了大雨,翻了车,粮草滚到山崖下,剩下的一大半被雨淋坏了。你说,这怎么运粮?”

岑述扫了急报一遍,说道:“这事我也知道,只是北伐前线缺不得粮,这些出了事的粮草只是一部分,尚有其他还在路上。将军可发令催迫他们紧急运来汉中,甚或有便捷通行者,不需绕道汉中集结,可直接奔赴北伐前线。”

听着岑述这命令式的语气,李严越发不舒服,耐着性子说:“蜀中往陇右沿途难行,多为山路,因逢着雨,一半栈道也坍塌了,你说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