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压制内讧丞相忧军粮,争心不死李严行险棋(第3/6页)
众人吓得更不敢抬头,背心上爬着一条冰凉的虫子,一点点将最后残存的胆量都啃噬干净。蜀军军令极严,诸葛亮又是不徇私的刚硬脾气,在严法面前,求饶哭诉没有丝毫作用,却不知为这一架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诸葛亮一挥手:“统统带走,先看起来!”
仍是姜维麾下的一百士兵押着这群闹事士兵离开,众人没一个敢喊冤,走得极安静。诸葛亮又对围着看热闹的士兵道:“各归各营,兵士不听法令,斗殴军营,如此颟顸之事,何故围观不去,成什么体统?”
严厉的批评让本来看得不亦乐乎的士兵们心里发颤,大气也不敢出,埋着头匆匆离去,生怕被诸葛亮记住背影。须臾,适才嘈杂如搅开水似的辕门走得一空。
杨仪看了看魏延和刘琰:“丞相,他们两人怎么处置?”
诸葛亮略略一思:“各自押在营内,先自反省。”
杨仪应了一声,他像得了圣旨,眉眼登时亮爽如抹了漆,趾高气扬地指使道:“把他们带走,好生看着!”
魏延瞧不得杨仪那小人得志的险恶嘴脸,诸葛亮要杀他剐他,他便是再冤屈,也只能低下头颅,偏偏由不得杨仪来指手画脚。
杨仪一抬头,恰看见魏延逼向他的刀剑般的目光,他不是宽厚脾气,当即顶道:“你瞪我作甚,自己作的恶自己受!”
“小人!”魏延啐了一口。
杨仪被这声呵斥激得一凛,因去推那押住魏延的亲兵:“快带他走!”
魏延再也受不住了,哪儿管得上诸葛亮在场需有所顾忌,满腔的怒火冲上了脑门心,烧得他焦渴似的难受,仿佛是下意识地抡起胳膊,一巴掌重重拍下去。杨仪根本躲闪不及,那巴掌便实实在在地落他的脸上,魏延因是出于激愤,力量也收不住,直将杨仪打翻在地,口鼻像爆了的泉眼,血一下子飙了出来。他又是痛又是怕又是气,两只手捂住脸,摸来摸去却是热辣辣黏糊糊的血,更是恐惧,一头喊一头哭,号出杀猪似的喊叫声。
众人都呆了,谁也没想到魏延会当场扇耳光,刚和刘琰闹出群殴,事还没了,又当着诸葛亮的面掌掴杨仪,他这不是找死么?
“魏延!”诸葛亮忽然断喝,声音很大,他是真的生气了。
魏延打出去的那只手还没收回,诸葛亮的怒喝已在耳际响起,他看见诸葛亮乌云沉压的脸,忽然就后悔了。
※※※
中军帐内。
一张敷着膏药的热手巾捂在杨仪的脸上,医官轻轻地揉了揉,便是这轻柔得可忽略不计的动作,也让杨仪歇斯底里地叫起痛来,眼泪一串串珠子似的落下去。
医官皱皱眉头:“杨长史,你可不能再伤心垂泪,看把药膏都洗掉了。”
杨仪用一只手捂着脸,一只手擦眼泪,虽哭得不狠了,却仍抽搭着收不住。一旁的张钺玩笑道:“杨长史,这点伤算什么,最多破相,大丈夫,丑则丑矣。”
杨仪不乐意张钺这话,奈何整张脸都被药膏捂住,话也说不出,只能用眼睛瞪过去。张钺满不在乎,兀自哈哈大笑。
诸葛亮听见张钺笑得太响亮,眉头轻轻一蹙:“小声些。”他似乎心事沉沉,手中卷着文书也不看,目光幽幽地滑出去,却看见姜维的欲言又止。
姜维见诸葛亮注视他,躬身前行了两步:“丞相,适才维越权管事,请丞相责罚!”
诸葛亮轻轻摇头:“伯约做得很好,若不是你当断即断,事情恐会不可收拾。”
姜维却想起魏延的质疑,心中始终抹不平:“虽是出于非常之变,毕竟越权,维不敢受丞相夸赞。”
诸葛亮知道姜维有顾虑,他凝视着这个一身缟素的年轻人,纵在服丧期,可若是公门紧急,仍然会义无反顾,这让他生出深彻的敬佩。他忽然就下了一个决心:“若伯约心有不妥,即日起,亮有不便之时,由你节制三军。”
姜维大惊:“丞相不可,姜维何敢受此重任!”
诸葛亮笃定地说:“伯约不必推辞,此为军令!”
姜维惴惴不安地看着诸葛亮,他在诸葛亮的目光里看见了满满的信任、鼓励、赞许,那让他感动,也让他备感责任深重。他不敢推辞了,也不能拒绝这重如山的信任,恭恭敬敬地一拜:“姜维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