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治乱政须下猛药(第5/9页)

不公平啊,太不公平了!

他呵呵地笑起来,巷口的风扑了一身清冷,视线模模糊糊。

这条柳陌巷位于成都城北,巷道很宽,夹道两边皆住了人家,几乎都是世家大族和高官显贵。他自得幸刘备,身家陡涨,也在这巷中买了宅院,只是世事颠倒无常。几日后,这坐卧华屋,吟赏风月的日子便要一去不返了。

他一路颠踬,也不知走到了哪里,心情悒郁,连归家的路也忘记了。

前方似有马车辚辚行来,寂静中,车轮撵过石板地的声音又清又响,马车在一户朱门前停下。门首的司阍慌忙跑下台阶,垂手恭敬地侍奉在一旁,车帘轻掀,踏下来一个面容俊美的男子。

他睁着迷离的眼睛看了半晌,冲口而喊:“孟起!”

那人一怔,回头看了一眼朦胧夜雾中的人影轮廓,惊道:“永年,你如何在这里?”

彭羕大笑道:“锦马超也会被吓住么?”

马超淡淡地一笑:“不想永年忽现门首,超怎能豫人,更不可豫事!永年怎地行到此地,是有事么?”

彭羕惨色一叹:“无路可去,逡巡漫漫,唉!”他悲凄地摇摇头。

彭羕的事马超也略有耳闻,只他身怀恭默,也不好多说,岔开了话题说:“既是无路可去,且去府上小坐,饮杯薄酒,如何?”

彭羕抚掌笑道:“羕适才独酌甚无趣味,孟起既有此请,羕求之不得,哈哈!”

马超知他性本骄傲,也不怪他的轻忽,轻轻一笑,邀了他入府。

那司阍待得二人踏入门内,双手一拉,嘎地一声轻阖,两扇大门紧紧合拢,把那行走中的身影掩埋在沉甸甸的死寂中。

※※※

天阴得仿佛要塌下来,细如针眼的雨飘飞无定,深冷的风像是从地洞里吹出,呼呼地卷得人要飞上了天。

门像湿重的磨盘,推开时闷声沉响,诸葛亮轻轻地踏步进屋。他刚从南市按行归来,头发丝儿里还渗着谷米味儿,虽然身体疲累,可心情是轻松的。

自各地仓廪紧急调入的粮食已全部进入成都各市,由官府统一定价,在各市设了官卖点,按量售卖,每人每次购买量不得超过限额。方才短短三日,物价便陡然下沉,各家豪强们因为刘洵被杀一事,正蔫儿着不敢冒头,哪儿还管得了物价的高低,风闻发行新钱有敛财之嫌,也不敢跳出来振臂高呼,尚都存着观望心。至多不用钱,但也别去挑战新贵权威,嫌自己命太长么?

门在身后迟缓而沉重地合拢,刘备正坐在书案后看卷宗,抬目一看,唇角一挑,笑得极古怪。

“主公有要紧事?”诸葛亮趋步而前。

“头一件,带头做黑市金银交易的几个将官都逮出来了。我的意思是行严法,死罪不能逃,其余胁从不问,也不强令追回金银。”

宽严相济方有威慑力,诸葛亮并不反对:“主公明断,亮认可。”

“第二件么,”刘备将案上的卷宗推到诸葛亮面前,“看看吧!”

诸葛亮垂目一瞧,这原来是刘巴上的条陈,说的是经过几月经营,官家统一货币百值钱已大部通行市面,金银之物大量回收,府库渐充,他看得欣喜,笑道:“好事!”

刘备也一笑:“是好事!”他把另一册卷宗也拿过来,“再看看这个!”

这仍然是刘巴所写,只是看得几行,诸葛亮却渐渐敛了笑,抬头望去,刘备仍是满脸堆笑,但笑里却藏着深不可悉的意味,仿佛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怎么,不看了?”刘备点着那卷宗。

“主公……”诸葛亮的声音低得仿佛没有发出。

刘备笑吟吟地说:“来来,看这几行,”他把住诸葛亮的手,轻轻地滑过竹简,“初发百值钱,市无所贷,赖军师将军诸葛亮、翊军将军赵云贷金银锦帛千万充库,俾新钱得行于市!”

他停止了念白,含着古怪的笑说:“军师将军诸葛亮,你可真有财力,新钱通行艰难,你便把家财卖给国库,国库充实,新钱得流,一举两得!”

“主公,我……”诸葛亮想要解释。

刘备挥手打断:“我知道你清廉,一身仰给于官,无别治业,仓促之间拿出千万金银几无可能。但你能出此财禄,只有一种可能,便是你把我赏给你的钱帛都拿了出来!”话音落尘,刘备炯炯清明的目光紧紧地盯住了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