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迦太基(第7/9页)
迦太基与罗马之比较·政体
两者都是贵族政体;裁判控制迦太基,元老则控制罗马,两者又都采取相同的警察控制制度。迦太基统治局对行政官员严加限制,使他们处于依赖状态,又绝对禁止公民学习希腊语;凡与希腊人交谈,必须由公定翻译人员的传译,这些,都源于罗马政府所采制度的同一精神;但迦太基人的这种残酷而绝对的保护政策已濒于愚蠢,与之相比,罗马的罚款与检察就温和而合理得多。罗马的元老院是向有杰出能力者开放的,真正代表人民,因此能够信任人民,也无需担心官员。迦太基的元老院,却是以对行政单位的猜疑控制为基础,只代表显赫的世家;它的制度之本质就是对上对下的不信任,因此,它既不能相信人民会跟着它的领导前进,又恐惧行政人员的阴谋。因此也就产生了罗马政策的稳定性,从不会在不幸的时候退却一步,也从不因疏忽或冷漠而抛弃良好的机会;迦太基人却不一样,在最后的努力可能会挽救一切的时候,往往厌弃奋斗,倦烦或忘却了他们作为一个民族的伟大义务,任完成一半的大厦倾倒为碎片,只为的是在几年以后重新开始。也因此,一般来说,罗马有能力的官吏跟政府都有良好的谅解;在迦太基,他却往往跟他家中的主子们站在不共戴天的仇视之下;被迫用不合法制的方法来抗拒他们,也常常站在改革派的一边。
迦太基与罗马之比较·对属民的待遇
迦太基与罗马均统治若干同血缘的社团和许多异族社团。但罗马却向一个接一个的地区开放其公民权,使拉丁诸社团在法律上有平等权可获得公民地位;迦太基却从最初就保持排外性,甚至不允许依附地区抱着将有一天处于平等立场的希望。罗马让有血缘关系的社团分享胜利成果,尤其是获得的领土以及国家所追求的其他利益上,它分给富人与贵族实质的利益,以此至少争取到于它有益的党派。迦太基则不但把胜利成果完全据为己有,甚至把最有特权的城市都剥夺了通商自由。即使对最低的臣属社团,罗马都不完全剥除其独立性,对任何社团都不课以固定贡金;迦太基则派遣监督者至一切处所,就连腓尼基人的古城也课以重税,而它的臣属部族则实际上已沦为奴隶国。因此,在迦太基—非洲联盟中,除了乌提卡之外,没有任何一个社团是不因迦太基的陷落而在政治上与实质上受益的;而在罗马—意大利联盟中,却没有任何一个社团会因背叛罗马而利多于弊的,因为罗马总小心地避免损害到它们的物质利益,而又从不曾用任何极端手腕挑拨政治反对势力以起冲突。如果迦太基政治家们以利比亚人的叛变为更恐怖之事,来说服腓尼基民族的属民,让他们站在迦太基的利益一边,并用代用货币来安抚所有的地主,则他们就错估了人心,因为商场上的计算并不能完全适合于政治。从经验得知,罗马的联邦政体,表面上看来虽似疏松,在抗御皮拉斯时却固若金汤,而迦太基联邦,在敌军登上非洲土地时,却像蛛网一样断为游丝。阿加索克利斯和雷古卢斯登陆时是如此,在佣兵战争中亦是如此;当佣兵发起反迦太基之战时,利比亚的妇人自动把首饰献给佣兵,由这一点可以看出非洲的一般态势。迦太基的统治唯一显得略为温和的地方是西西里,而在这里他们也得到了比较好的结果。他们允许西西里的属民有更多的商业自由,让他们照希腊的办法在岛内商务上用金属货币,而不是用迦太基的那种徒具其名的货币;他们行动的自由也比萨丁尼亚人和利比亚人多得多。如果叙拉古落入迦太基人手中;他们的政策就会立即改变。然而,叙拉古并没有;因此,由于迦太基政府小心经营的温和政策,在西西里就确实有一个对腓尼基人友善的党派;例如,即使在该岛已转入罗马人之手以后,阿格里根图姆的菲力努斯仍写了一部完全腓尼基精神的大战史。不过,整体言之,既为属民又系希腊人的西西里人,对他们腓尼基主子的厌恶必不亚于撒姆尼和塔伦丁人对罗马人的。
迦太基与罗马之比较·金融
从金融观点言之,迦太基国家岁入无疑远超过罗马;但这个优势却被另一些事实抵消了一部分,即迦太基岁入的来源——贡金及关税——枯竭得比罗马快得多(而且正是在最需要的时候),而迦太基人的作战方式又比罗马人贵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