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迦太基(第6/9页)
迦太基的力量与资本
就金融方面而言,不论从任何角度观察,迦太基都在古代国家位居第一。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时代,由希腊最早的史学家们证言,迦太基的财力优于希腊所有国家,其国家之岁入可以比之于“大王”的岁入;波利比乌斯称它为世间最富之城。迦太基人经营农业之得宜(也和后来的罗马一样,将军与政治家均参与实施与教育)可以证之于迦太基人马戈的农业论文,此论文后来被希腊与罗马农人视之为合理耕植之基本法典,不但译为希腊文,也由罗马元老院下令编为拉丁本,由官方向意大利地主推荐。腓尼基人的务农与处理资本,有密切关系;腓尼基人务农的首要格言便是“永不可取得超乎能够彻底耕种之地”。利比亚由于游牧农耕,在马、牛、绵羊与山羊的繁殖上可能超过当时任何国家——这是波利比乌斯做过证言的——这使迦太基人得到极大的利益。在土地的耕作上,迦太基人固为罗马人之师,在属民的利用上可能也是。由于这方面的技巧,迦太基人间接地收到“欧洲最佳部分”和北非最富省份的税收。迦太基视之为光荣事业的商务,以及船运与制造业,则一年一度为那里的定居者带来黄金的丰收。此外,如我们已经说过的,迦太基人不但日渐独占了西地中海的国际商务,而且连内陆的也加以操纵;东方与西方的运输业越来越集中于迦太基这一个港口。
迦太基也和后来的罗马人一样,在科学与艺术方面似乎主要依赖希腊的影响,但它对这两方面均不忽视。腓尼基有可敬的文献;在该城被征服后,发现了丰富的艺术品珍藏(确实,并非在迦太基创造,而是从西西里诸神殿运来)和相当多的图书馆。但迦太基人的智力也用于为资本服务;其文献以农业与地理论文占最显要地位,如前面提及的马戈农业论,以及舰队司令汉诺沿西非海岸航行的记录;后者原公开置于迦太基一神庙中,现在仍有译本存在。即使当时普及的某些成绩,尤其是外国语的知识——这方面,此时期的迦太基人几乎跟帝国时代的罗马人可以相提并论——也证明了迦太基人把希腊文化做了彻底务实的运用。要想对这古代伦敦所累积的财富有明确概念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从几件事可以略窥其大概:迦太基人用在战争上的钱极多,因系佣兵制;在处理国家的财产上既不当心又无信用,然而,其属民的贡奉与关税岁入却可以完全支付所出,因此不需向公民课征直接税;再者,即使在第二次迦太基之战以后,岁出及每年分期摊还罗马的48900镑赔偿费仍可不需抽税即足以付清,只在金融的处理上略紧一些而已,缔约后十四年,迦太基则欲将剩余的三十六期赔偿费直接付清。但证明迦太基经济处理之杰出的尚不止岁入的总额。在古代有相当国势的国家中,我们发现只有迦太基具有后来的、更进步的时期的经济原则。他们向国外贷款;在钱币制度上,除了金条与银条之外(另有金币与银币,原为西西里商业所制),还有代用货币,是钱币本身不具实际价值的——这是古代任何其他地方所无的货币。事实上,如果政治只单纯化作商业,则可说没有任何国家比迦太基把问题解决得更精彩。
迦太基与罗马之比较·经济
现在,让我们将迦太基与罗马的资源做一比较。两者皆为农业与商业城,也止于此而已;两者的艺术与科学基本上都位居次要,也都是实用性的,唯一不同处是迦太基在这两方面都比罗马进步。但在迦太基,钱币的利益高于土地的,在那时候的罗马,土地的利益则高于钱币的;迦太基的农人普遍都是大地主和奴隶主,那时期的罗马,大量的自由民则仍亲自耕种自由的土地。罗马的大多数人民都拥有财产,因此是保守的;迦太基的大多数人民则没有财产,因此既渴望富人的黄金又渴望民主人士的改革呼声。在迦太基,早已遍行着大商业城的富裕生活,而罗马人的态度,至少在外表上,仍遵循往日的严谨与节俭。当迦太基的使者从罗马回来时,曾告诉同事,罗马元老之间的关系之密切超乎一切想象,一套银器就足够整个元老院的元老用,不论使者受邀到哪一位元老家中,出现的都是那同一套银器。这个笑话足以表示两者的经济状况是何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