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读者评论(第7/10页)

人神之间吴清源

大叔吉他:大神没有亲眼看见机器狗的横空出世,或许就是因为两种神不能并存于宇宙。

景珂:对于吴清源“三改国籍”,我觉得倒很像《三体》里面的数学天才魏成,其他人视若珍宝的国籍对于他来说,都没有围棋重要。半个世纪过去了,何必再去纠结他的国籍,棋力才是传奇本身。

王忠浩:我是一名基层的监狱警察,我所在的监狱积极开展服刑人员学习围棋的活动,之前聂老还来我们监狱指导服刑人员下棋。我亲眼见证了围棋给这些曾经犯过错的服刑人员带来的改变,它真的能帮助人们修身养性。

逍遥:十分赞同本篇的题目。于围棋,吴清源是神;于人,吴清源是普通人。有时替吴清源激动,横扫日本呀!有时替吴清源悲哀,如浮萍漂荡在异国,其间所受之苦也是我等不可想象的。所以,人神先是人,再是神。所以,又更加感慨今日中国之强大。何其庆幸!

陈建泽: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中国与日本围棋水平相差悬殊。从陈祖德被让先战胜日本九段开始,到后来聂卫平力挽狂澜赢了前三届中日擂台赛,再到常昊终结了中日擂台赛,前后用了仅仅30年。聂卫平赢了擂台赛却输了应氏杯,曹熏铉赢了应氏杯后韩国围棋异军突起,后来李昌镐横空出世……关于围棋的故事太多了。

梵高之死

Green:“在世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是无名小卒,一个无足轻重,又讨人厌的样子。这样的人在现在,以及将来,在社会上都难有容身之处。总而言之,我就是最为低贱的下等人。可是,就算这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总有一天,我会用我的作品昭示世人,我这个无名小卒,这个区区贱民,心有瑰宝,绚丽璀璨。”(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Wyj:在《三体》中,刘慈欣描写被二向箔二维化后的太阳系时,想到了梵高的名作《星空》,他写道:“天哪,难道当年神经错乱的梵高,穿越几百年的时光看到了太阳系和人类命运的结局?抑或是他看到这结局才神经错乱的?”

Clover王云皓:推荐另外一本独特的传记《亲爱的提奥》。其中收录了梵高写给弟弟和其他人的几乎所有信件,相比于别人笔下的传记,可以通过更直接的方式来理解梵高。“牺牲所有的私欲来成全伟大的事情,使精神变得崇高,超越几乎存在于所有人身上的庸俗。”这是梵高写给弟弟的话。他本人是否做到不重要,他身上有多少光环也不重要,就和《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一样,我相信在画画和创造艺术的某个瞬间,梵高享有了极致的快乐。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很高兴梵高拥有了艺术,这就够了。

晴耕雨读:“寂寞身后事,千秋万岁名。”杜甫形容李白的句子,我想也可以用在真正伟大的艺术家身上。

能称“时尚女王”的人不多,她算一个

铭铭:遗憾的是,很多女性只愿意做金丝雀,很多女孩子的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为金丝雀。可怕的是,到后来全都变成了黄脸婆。经济独立和思想独立,从来都是要相辅相成的。

王少博:读完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隐约间感受到一条时尚和政治变迁的线:香奈儿从平民融入贵族圈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崛起,由穷奢极欲的帽子设计中剥离出简洁、耐用的时尚风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逐步由青涩变得成熟,女性也从社会附庸变成了社会劳动力的补充,裤装应运而生;“一战”结束了,自己的男友逝去,而时代所处无数个家庭结构变化,黑色的葬礼装,在日复一日的频繁的葬礼中被人们潜移默化接受,逐渐成为香奈儿眼中新女性风尚的主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政治、金融秩序重新建立,没落的伦敦、巴黎逐步被美国取代,时代前沿的变化让香奈儿在大洋彼岸获得青睐。香奈儿从帽子—服装—香水—手袋的品牌形象中,反映了女性逐步独立的步伐。

奶油小贵:命运很公平,你受到多少磨难,当你勇敢地走过去,你就会获得相应的回报。

一位女明星的神秘死亡

芥子小姐:一看标题就知道是梦露。这个以性感闻名生前和死后50年的女星很聪明,有独辟蹊径的政见和敏感的政治思想……女人真正的性感来自她的灵魂,而不仅仅是她的肉体。致世界上最性感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