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是战斗让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湖(第4/21页)
2. 汉尼拔是罗马人偶遇的天才对手
罗马人凭着先进的舰队打败了迦太基人,占领了西西里岛、科西嘉岛和撒丁岛,也获得
了巨额的战争赔款,但这离完全控制西地中海还有较大距离。迦太基虽然战败,但它的经济政治力量并没有被摧毁。迦太基有广大的殖民地,资源丰富,并且迦太基人擅长商业活动,积累的财富多,轻易地偿付了战争赔款,并迅速从战争灾难中恢复过来,随即又在进行战争准备。
公元前237年,迦太基在平定国内雇佣兵和奴隶起义后,派主战派、曾经在西西里担任过迦太基军队司令的哈米尔卡尔率军去西班牙,恢复和扩大在那里的地盘,以弥补在上次战争中的损失,并为未来对罗马发动战争准备进攻基地。
公元前228年,哈米尔卡尔死去,他的女婿哈斯德路巴尔成为驻西班牙的最高统帅。哈斯德路巴尔更有扩张情怀。他进一步拓展了迦太基人在西班牙的领土,还在西班牙东南海岸建立新迦太基城,作为攻守的据点,同时监督和控制附近的银矿基地,保障迦太基的财政来源。
哈斯德路巴尔在西班牙搞得有声有色,令罗马人十分不安。由于意大利北部的高卢人正准备南犯,罗马面临的形势十分紧张,没有精力派军队去西班牙打击迦太基人。于是,罗马人在公元前226年派了一个使团到西班牙去,要求迦太基人不要越过希伯鲁斯河。此举等于承认了迦太基人在西班牙既得的势力范围。哈斯德路巴尔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他认为,能让罗马承认其占领范围,是没任何花费得来的胜利,不要白不要,但其他一些人不同意这么轻易答应罗马人的条件,认为这是一种屈辱投降的举动。公元前221年,哈斯德路巴尔被人杀死了。
此后,哈米尔卡尔的长子、年仅25岁的汉尼拔成为驻西班牙的最高统帅。汉尼拔矢志与罗马人为敌,迅速征服希伯鲁斯河以西地区,完成了战争准备,打算找罗马人一雪前耻。
萨贡杜姆是希伯鲁斯河以西唯一没有被迦太基人征服的城市。公元前226年,萨贡杜姆与罗马结盟。很显然,这是萨贡杜姆人摆出一副要与迦太基人对抗到底的架势。汉尼拔忍受不了这个,在当上军事统帅的第三年,即公元前219年春,率领迦太基军围攻萨贡杜姆城。萨贡杜姆人奋起抵抗,坚守了8个月,但因没有得到罗马人的及时支援,最终还是被迦太基人攻下。
在萨贡杜姆城陷落之后,罗马于公元前218年春派以费边为首的使团去迦太基交涉。这次交涉是在迦太基年轻的军事统帅取得第一个胜利之后进行的。不出所料,迦太基人拒绝了罗马人的要求——打了胜仗哪有听人摆布的呢?何况想摆布他们的是自己立志要复仇的对象。
罗马人也估计到迦太基人会拒绝,事先也做好了战争准备。他们计划由两位执政官兵分两路,一路以西西里为基地,进军非洲,打击迦太基本土;一路进军西班牙,钳制汉尼拔统率的军队。
这看上去确实是一个完美的计划。不过,罗马人低估了迦太基军事统帅汉尼拔的军事才干。汉尼拔对战争双方的优劣势看得非常清楚,计划以西班牙为基地,避开罗马人的海上优势,由陆路进军,翻越阿尔卑斯山,出人意料地出现在意大利,取得军事胜利,促使受制于罗马的意大利同盟解体,从而釜底抽薪,打败罗马人。这一招儿确实厉害,罗马对外扩张,那些同盟者是不可或缺的最重要力量。通过军事打击,让那些同盟者归顺自己而远离罗马,是迦太基人当时不二的战略选择。
公元前218年春,汉尼拔亲自率领由9万步兵、1.2万骑兵和几十只战象组成的军队,从新迦太基城出发,对意大利进行大规模军事远征。迦太基军顺着西班牙东部向东北方向前进,渡过希伯鲁斯河,穿过比利牛斯山,再沿着高卢南部的海岸继续前进。很明显,汉尼拔想通过陆地战争,避开海军不如罗马军的劣势,向罗马本土进行攻击。
由于对汉尼拔的进军意图认识不足,罗马人拖延了出征西班牙的时间。普布利乌斯·科尔涅利乌斯·斯奇比奥率领罗马军从海路到达罗丹河口时,汉尼拔已经进抵那里,并迅速渡过河,然后溯河北上,躲过了罗马军的拦截。这样,迦太基军一下子深入了意大利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