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是战斗让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湖(第15/21页)

罗马的军队已经空前庞大了,为什么花了两年还攻不下迦太基城呢?罗马人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坚定攻克迦太基城的决心,决定先切断迦太基人与外界的一切联系,然后将迦太基人拖住,最后进行强攻。

公元前147年,公元前204年攻打迦太基本土的罗马统帅普布利乌斯·科尔涅利乌斯·斯奇比奥的养孙斯奇比奥·埃弥利阿努斯(又称小斯奇比奥)当选为执政官。小斯奇比奥亲自率领援军来到非洲,统一指挥攻打迦太基的罗马军。他整顿军纪,下令对迦太基实行严密的海陆包围,断绝迦太基同外界的联系。没多久,迦太基城里发生了饥馑和瘟疫,严重摧毁了迦太基人的抵抗能力。

公元前146年春,罗马军对迦太基城发起了最后的攻击。他们从一处防守薄弱的地方攻进迦太基城里。遭到长期围困、弹尽粮绝的迦太基人进行了殊死抵抗。巷战进行了6天6夜。最后,迦太基王率军退到卫城,放火烧了里面的神庙,与之同归于尽。

西地中海强国以迦太基王自焚而消失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征服迦太基国的罗马人立即对其采取了毁灭性的措施。根据罗马元老院的命令,5万被俘的迦太基人全部被卖为奴隶。迦太基城被付之一炬,大火一直烧了15天。火烧后的迦太基城被夷为平地,用犁耕出沟来,并禁止人在那里居住。从此,迦太基连遗迹都被摧毁了。迦太基文明随着迦太基的灭亡而消失,残存的迦太基人永远失去了复国的精神依托。

不仅如此,那些在战争中站在迦太基一边的其他非洲城邦也是同样的命运,人口被卖为奴隶,城市被彻底摧毁。

从此,迦太基领土成为罗马阿非利加行省的一部分,由罗马直接统治。虽然罗马人在与迦太基人几百年的战争中,表现远没有迦太基人出彩,也经常遭受挫折,但罗马最终通过不断反思和充分利用同盟者的力量转败为胜,实现了称霸地中海的愿望。

整个战争使双方都遭受巨大损失,人民蒙受了惨重苦难,数十万人丧生于战场,上千艘船舰葬身于地中海底,许多城镇遭到浩劫,大片田野荒芜,无数的平民和战俘或遭屠杀,或被卖为奴隶,战争中真正获利的是罗马大奴隶主。在这场规模巨大、历时长久的战争中,罗马是最终胜利者,同时,也确立了地中海为罗马内湖的地位,使罗马有精力将目标转向亚洲,从而最终建立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

5. 到东方去接受“天上掉下了个帕加马”

罗马相继消灭掉地中海区域的两大强敌后,就步入了当年亚历山大大帝的后尘,开始向东方进军,走向亚洲,欲建立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而罗马要想进军东方,首先就必须占领他们曾经的同盟者帕加马。

与征服马其顿的战争相比,与消灭迦太基的战争相比,罗马人吞并帕加马根本就称不上战争,顶多算得上玩砸了的和平的“遗产接受”而已。因为帕加马不仅势力小,而且上层统治者非常仰慕罗马,仅仅是下层不愿意被罗马兼并而已。然而,罗马人英勇善战、善于在受挫折后奋起的英明能干形象,在这次“接受”中丢得一干二净——罗马人在战争中丢了丑,最终还使用了惨无人道的化学战才取得胜利。

帕加马位于小亚细亚的西北部。它最初是亚历山大部将莱辛马卡斯所辖领土的一部分,后隶属塞琉古王国。公元前3世纪,帕加马从衰弱的塞琉古王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奴隶制王国。其极盛时的领土北至赫勒斯滂和普洛蓬提海,南达地中海,东邻比提尼亚、加拉太等国,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

帕加马国小而富庶。它有丰富的资源、肥沃的土地和良好的牧场。首都帕加马城是希腊化世界著名商业、手工业和文化的中心之一。帕加马城内有宽阔的街道、富丽堂皇的大理石宫殿和神庙。

帕加马奴隶制经济较发达,国王和贵族占有大量土地。王室土地的耕种者,除奴隶外还有大量的“王民”。“王民”租种分成小块的王室土地,把大部分收获物和其他捐税上交给王室。“王民”归王室管辖,当土地出卖或赐予时随土地转移。

自建国始,帕加马周围不仅有比提尼亚、加拉太、卡帕多基亚和本都等小国,而且还有塞琉古、托勒密·埃及、马其顿·希腊和罗马等大国。它纵横捭阖于诸强国之间,采取较灵活的外交政策,以求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