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是战斗让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湖(第14/21页)
罗马利用东地中海各希腊化国家之间的矛盾,走上了向东方扩张的道路,先后征服了马其顿、希腊、叙利亚[公元前192年到公元前188年,罗马和塞琉古(叙利亚王国)国王安条克三世在希腊、爱琴海和小亚细亚间发生军事冲突,并赢得战争。安条克三世被迫签下《阿帕米亚和约》,割让小亚细亚给罗马的盟国,承认罗马在叙利亚的特权,确认罗马在希腊的霸权,使罗马成为地中海唯一的一等强国]等,把东地中海沿岸广大地区纳入版图,建立了对整个地中海四周广大地区的统治权,却发现西地中海昔日的强敌又复苏了——按倒了东地中海的巨人,西地中海又站起来一个巨人——罗马人绝不能容忍这个。
迦太基迅速复苏,罗马人的忌恨和不安情绪迅速蔓延。特别是在前两次战争之后新兴起来的、与对外贸易有密切关系的罗马骑士阶层和一部分新贵,他们绝不允许迦太基妨碍他们在海外的利益,不希望迦太基人又成为贸易竞争对手。老加图就是这一派人物的代表。
公元前153年,老加图率领一个使团去非洲,调解迦太基人和东努米底亚人之间的纠纷,顺便调查了迦太基人的社会经济情况。老加图亲眼看见迦太基的繁荣景象,回去后,每次在元老院发表演说时,总要加上一句:“我认为,迦太基是必须摧毁的!”
由于这一派人经常在罗马元老院煽风点火,主战派很快就占了上风。罗马想对迦太基开战,借口是不难找到的。在罗马支持下,野心勃勃的东努米底亚首领玛西尼萨企图吞并迦太基的领土,经常和迦太基人发生纠纷。如果迦太基人请罗马人调解,罗马人就偏向东努米底亚人;如果迦太基人向东努米底亚人开战,罗马人就趁机卷入战争,派兵支持东努米底亚人。
公元前150年,玛西尼萨又下令东努米底亚人向迦太基人寻衅。迦太基人忍无可忍,被迫进行抵抗。结果,虽然东努米底亚人被打败,但罗马却从中找到挑起战争的口实——罗马宣称,迦太基人违背了公元前201年签订的和约,于公元前149年对迦太基宣战。
在罗马数百年来的对外扩张战争中,这次战争是相对对手实力最雄厚的一次,是地地道道的强者对弱者的欺凌。当时,罗马派出8万步兵、4000骑兵以及由600艘船舰组成的舰队,在两位执政官率领下,浩浩荡荡地跨过西地中海,攻打迦太基城。
这是罗马人吞并希腊城邦后的一次实力展示。迦太基人见到如此阵势,害怕了,尚未开战就向罗马求和。罗马元老院接受了迦太基的投降请求,责令他们交出300名人质,并履行罗马执政官发出的一切指令。
罗马执政官要求迦太基人交出一切武器和军用物品,迦太基人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这令罗马执政官有点儿意外。因为他们自己都认为这个条件是极其苛刻的。他们的目的不是征服迦太基人,而是彻底摧毁迦太基国。如果迦太基人答应罗马的条件,罗马就撤军,那么其战略目的就没有实现。于是,罗马执政官决定提出更苛刻的要求,命令迦太基人摧毁迦太基城,在距海不近于15公里的内地另建新的居民点。
要求一个国家的人亲手摧毁自己的首都,并让他们从海洋民族改为陆地民族,罗马人提的要求着实让人接受不了,谁都看得出是将迦太基人往死里逼。迦太基人被激怒了,杀死了主张向罗马投降的元老,决心武装保卫首都迦太基城——反正罗马人也不让他们好好活,他们还不如拼死一搏,或许还有一线生存的机会。
于是,迦太基城全部居民日夜赶造武器,修筑工事,贮存粮食,妇女们甚至剪下自己的头发搓成绳索,为防御罗马人进攻所用。当罗马军来到迦太基城下时,迦太基城已经稳固地设防了。
罗马人不得不为他们过于苛刻的要求付出代价了。原本已经投降罗马并交出一切武器和军用物品的迦太基人,转眼间又变成发誓与罗马人拼到底的军队。罗马军包围了迦太基城,但城里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城外有部分野战军策应,海岸也没有完全被封锁住,迦太基人具有坚持斗争的充分条件。由于迦太基人誓死保卫自己的首都,罗马军连续围攻了两年,没能拿下迦太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