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出罗马城,就是为了独霸亚平宁(第7/14页)

平民在政治斗争中取得的胜利,巩固了他们的阵地,有利于他们在社会和经济方面斗争的开展。公元前357年,保民官图伊利乌斯和墨纳尼乌斯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十二分之一。公元前352年,国家设立五人团,帮助负债人解决困难。公元前347年,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公元前344年,宣布了延期偿付令。公元前342年,通过《简努西乌斯法》,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了《波提利乌斯法案》,禁止以人身抵债,废除了债务奴役。从此以后,平民免除了沦为债务奴隶的威胁,人身自由得到保障。

公元前304年,市政官弗拉维优斯把诉讼程序和法庭术语汇编成册,公之于众,并公布了开庭日和不开庭日,这使贵族失去了对法律和历法知识的垄断,保证了平民在法律方面享受到实际平等的权利。公元前300年,通过《瓦列里乌斯法》,重申公民对包括独裁官在内的高级官员的判决有上诉公民大会的权利。同年还通过了《欧古尔尼乌斯兄弟法案》,把大祭司和占卜官各由4人增至9人,所增加的人数都从平民中选出。宗教职务在罗马被认为是神圣的,一直为贵族所把持,现在也被平民分享。至此,平民和贵族在担任国家公职方面已经没有任何重要区别。

平民反对贵族的最后一场大规模的斗争发生在公元前287年。当时,平民进行了最后一次撤离,占领台伯河对岸的雅尼库路姆山,准备与贵族决裂。平民荷尔田希乌斯被任命为独裁官,公布了一项法律才平息了这次平民骚动——再次批准平民的决定对全体公民都有法律效力。

公元前449年由罗马执政官瓦列里乌斯和荷拉提乌斯所提出的权利,经过长达百余年的斗争,终于得到最后确认。这一事件标志着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胜利结束。大约与此同时,罗马征服和统一了意大利。罗马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经过200余年的斗争,平民在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成果。全体平民在政治和法律上争得了与贵族平等的权利,他们有权担任国家公职,可以参加特里布斯大会(古罗马按照地域部落组成的会议),行使政治权力,在法理上成为共和国的主人。平民与贵族通婚的合法化使平民取得了和贵族平等的社会地位。平民的经济地位通过斗争也有所改善。这就使得罗马公民内部关系得到调整,扩大了共和国的统治基础。

特别是废除债务奴役制,划清自由民和奴隶之间的界限,开创了罗马奴隶主不再奴役本国公民,而是奴役外籍奴隶的道路。罗马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有足够发挥自己才干的空间。为了获得更多财富,他们都将不由自主地全力投入到对外扩张战争之中,促使罗马人的狼性获得进一步释放。这是罗马在不断的对外战争中能获得胜利、越来越强大的重要原因。

4. 搭伙搞扩张,就是为了收益更大

为了争取权利,平民和贵族斗争了数个世纪,罗马不仅没因此陷入危机之中,反而越来越强大,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罗马一直处在战争状态之中,并不断在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平民和贵族的斗争本质上是瓜分战利品不均的矛盾,而在对外作战方面是一致的。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罗马人有缔结同盟侵略扩张的秉性,这一点与草原上许多小狼群为了围杀大群黄羊而汇聚在一起,而它们内部照旧会为争夺利益而斗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客观地说,罗马人能在对外扩张中不断赢得胜利,其根本因素不是罗马人战斗力无人能敌,而是在于他们善于结盟,利用同盟的力量,同时分化敌人,一一将敌人击败。在罗马人眼里,搭伙搞扩张,是为了受益更大——借助他人的兵力,来打败凭自身实力无法打败的对手。

最初,罗马只是台伯河东岸拉丁地区的一个小城邦,受伊达拉里亚人统治。在公元前510年,罗马人驱逐伊达拉里亚末王“高傲者”塔克文,于第二年建立共和国。伊达拉里亚人不甘心放弃对罗马的统治,克鲁西乌姆城的统治者波尔谢纳攻占了罗马,并迫使罗马缔结屈辱性条约。公元前506年,波尔谢纳率军同希腊城市库麦和拉丁城市联军在阿里西亚会战失败,罗马才趁机恢复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