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肆 第十章 约和马关(第4/7页)

所以最终是第二拨人占了上风,他们认为事情都已经发生了,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坦率地赔罪认错,这样才是文明国应有的风范。

赔罪分两路方案进行,第一路是从感情方面入手。

25日, 即遇刺的第二天,《国民新闻》创刊人,日本近代新闻界元老级人物德富苏峰代表全日本的传媒业发表了对李鸿章的慰问状,称这是一起非常不幸的个案,自己谨代表日本国民向阁下表示歉意,同时也希望阁下能安心地留在日本并在接下来的日子好好体会一下真正的日本精神——温和与善良。

对此李鸿章表示自己理解这是个案,这当然是个案,这肯定是个案,这要不是个案那还了得?

接着,其他的报社和各县知事,各地人民代表,贵族院等各种机构各种人等或亲自前来或拍出电报,纷纷对李鸿章遇刺表示慰问,同时也希望他能留在日本养伤,慢慢养伤。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想让李鸿章留在日本是真的,因为一旦老爷子撒手回国了,那这事儿麻烦可就大了,你是接着打呢还是接着谈?接着打那绝对是在给西洋列强直接干涉找口实,要接着谈,谁还敢来谈?前赴后继地跑到你日本来赶枪子儿么?

为了留住李鸿章,在继这些乱七八糟的闲杂人等之后,真正的重量级人物也出场了。

同日(25日),天皇陛下在亲切询问了李鸿章的伤势之后,下发了一道圣旨:“朕知道,清国与我日本目前正处于战争状态,然而既然对方已经派使臣前来和谈,而我国也委任了全权大臣,那我们就应该按照国际惯例,赌上国家的信誉来负责对方使臣的安危,可没想到却发生了如此不幸的事件,朕只能深表遗憾,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将犯人绳之以法,并严惩不贷,以期勿损国光。”

金口一开,那小山豊太郎当然是完蛋了——我指的是名誉方面,其实这哥们儿虽然是想杀人,可终究未遂,依当时日本律法并不该死,所以即便伊藤博文满世界嚷嚷着要宰了他可后来也就被判了个无期徒刑,只不过名声算是毁了,尤其是在事发当时,全日本各界就没一个不唾弃他的,各类报纸先是争先恐后地挖他的老底,说他虽然是庆应大学的学生,但实际上压根没读完;接着又有好事者翻出这哥们儿以前曾经因毁坏公物罪被逮捕过,于是大伙又纷纷责骂说是个毫无社会公德心的伪爱国者;最后各路媒体又开始搞采访,就是在马路上挑一个人,问他你对小山豊太郎怎么看,被采访的几乎没一个不表示深恶痛绝的,以至于后来还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就是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刚做自我介绍说我是某某社的想做一个采访,话还没说完那被拦住的人就马上条件反射:“小山豊太郎个畜生,他该死,该杀!我能走了么我女朋友还在等我呢。”

留下一个呆呆的记者站在那里喃喃自语:“其实我就是想问你明治维新以来你们全家幸福不幸福……”

总之,声名狼藉。

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能让所有打着爱国旗号行破坏之实的极端粪青引以为戒的上好教材——你所做的一切,不仅会给国家带来或大或小的危害,对自己本身而言,也是一种糟践。

不过,尽管日本各界都纷纷表示了最真挚的歉意和慰问,但李鸿章对此并不买账,他告诉前来探病的日本人,自己想用这次受伤来换取什么,你们的首相是知道的。

伊藤博文当然知道,其实在李鸿章遇刺之后没几天,日本方面就立即宣布无条件休战,同时开始主动和清方洽谈,商量议和事宜。

也就是第二路方案了。

28日,外相陆奥宗光拜访了尚且还在病榻上绑着一脸绷带的李鸿章,打过招呼看看没啥大事后便开门见山,表示自己是奉了天皇的旨意前来探病的,同时天皇也说了,鉴于此前发生了这样那样的不幸,为了表示我们大日本帝国赔罪的诚意,所以准备跟阁下重新讨论一下停战事宜,您看您什么时候方便?

李鸿章指了指自己的脸,说你觉得老夫能方便得了吗?

陆奥宗光有点尴尬,但还是硬着头皮称自己这次是真心诚意想来谈和平的,还请中堂阁下不要太计较之前的一些误会。

李鸿章点了点头:“只是老夫目前确实有伤在身,不便于参加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