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叁 第四章 剑指台湾(第6/9页)

“那么我再问你。”明石全登微微一笑,“既是自幼的渔民,为何身上没有鱼腥味?”

一般打鱼的,身上会自然而然地散发着一股海鱼的味道,就能厨师身上通常会有油烟味一样,但董伯起当天上午还在衙门当差,临时弄了一艘小船一张渔网一件破衣服出来侦查,哪会有什么鱼腥味。

一看身份已经败露,他也就不再装活老百姓了,大吼一声:“倭寇!”

明石道友一惊。

“我大明已经准备了战船五百艘,尔等倭寇,顷刻间就会化为齑粉,还不快快投降,送爷爷上岸?”

刚刚被冷不防一声喝吓得差点被口水给噎住的明石道友这会儿已经缓过劲来了,顿时大怒,拔出随身腰刀,大喝道你当我傻吗,还五百艘,你们真要有五百艘船还至于派你化装成渔民来刺探情报哦?来人,给我拉下去关起来!

不过,既是已派人前来刺探,那么说明大明早就盯上了自己,此时此刻多半也有所准备,自己只有孤船两艘,贸然进犯并不明智,再加上连日来烧杀劫掠亦有不少收获,因此明石小队长当即下令小分队走人,反正董伯起已被扣押,日后要再有交涉至少也算是个筹码。

就这样,明石道友回了日本,但村山舰队却并未撤退。

且说之前因风暴而损坏的那七艘船,这会儿已经在琉球都被人修好了。本来船上的人都准备打道回府返航日本了,但仔细一琢磨这么做似乎不太合适,尽管当下舰队长村山等安人并不在,但万一事后问起来要是知道了自己仅仅只是走了一遭琉球便直接回了家,那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

所以大家四下一合计,决定再走一趟台海。

当年5月,由这七艘船组成的临时舰队攻打了金门,劫掠一番后散开队形,自澎湖北上,准备进犯闽浙。

其中一艘在海门杀死明军14名,掳走官员11名,但在满载而归的途中,被已经到任的水师提督沈有容率队击沉。

还有四艘船一直听闻宁波是个好地方,于是便前去打劫,结果被大明水师干脆利落地给打了回去。

最后剩下的两艘比较有戏剧性,他们去的是台州府,由于之前在海门杀人放火的那批人实在过于高调,当两艘船抵达台州大陈外海时,迎面而来的是早已严阵以待多时的大明舰队,总共有四十多艘船。

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容易猜到了——日本人掉头就逃,中国人在后面一拥而追,双方你追我赶,一直跑到温州府沿海,明军估计是追毛了,直接展开了火攻——射火箭。

但是放火的时候估计没看风向,当时刮的正好是很强的迎面风,结果一吹过来明朝舰队自己反而火海一片,日本人一看这光景也顾不上笑话,赶紧趁乱溜之大吉了。

就这样,德川幕府的第一次台湾攻略计划,便这么一地鸡毛地告终了。

这边无功而返,那边也不太平,就在村山舰队离开日本后不久,元和二年(1616年)四月十七日,一代伟人德川家康因病医治无效,于骏府城内(静冈县内)与世长辞,享年73岁。

然后,日本的国政大权,被江户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给完全继承于手了。

这是一个伟大的将军,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人。

和老头子德川家康的武功相比,秀忠一生的主要成绩基本都体现在了内政建设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他归化了整个江户城周边地区的城建轮廓——从武士宅邸到平民居住小区,以及修桥铺路建造上下水等等,秀忠一样都没落下,全部亲自设计并亲自安排施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句,今天被誉为世界最繁华的大都市东京都,正是在当年德川秀忠设计的蓝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此外还有一点也不容忽视的是,秀忠的治世理念在当时可谓是相当先进的,具体说来就是以法治取代人治。

他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治世的根本,就是要做到能用法律来抗衡常理,却不能用常理来忤逆法律。”

当时在场的家臣们很多没听明白,于是便问他这话到底啥意思。

秀忠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乌鸦是什么颜色的?”

大家想都没想就说乌鸦当然是黑色的了。

秀忠点点头:“乌鸦是黑色,这便是常理。如果我现在设置一条法律,说乌鸦是白色的,那么你们告诉我,乌鸦是什么颜色的?”